滚刀肉的意思、滚刀肉的详细解释
滚刀肉的解释
〈方〉比喻不通情理、胡搅蛮缠的人。
词语分解
- 滚的解释 滚 ǔ 水流翻腾:大江滚滚东去。 形容急速地翻腾:风烟滚滚。 水煮开,沸腾:滚沸。滚开。 旋转着移动:滚动。翻滚。后滚翻。滚筒。滚珠。滚雪球。 走开,离开(含斥责意):滚出去! 一种缝纫方法,沿着衣服
专业解析
“滚刀肉”是一个汉语俗语,其核心含义指那种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纠缠不清、难以对付的人或行为。这类人或行为通常表现出无赖、耍赖、死皮赖脸、胡搅蛮缠的特点,让人感到非常头疼和无奈。
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字面来源与引申义:
- 该词源于烹饪术语。“滚刀”是一种切菜刀法,指刀刃与食材成一定角度切下去,同时食材在案板上滚动,常用于切质地坚韧、不易切断的食材(如某些筋多的肉块、土豆等)。
- 因此,“滚刀肉”字面上指那种“切起来费劲、刀滚过去也切不利索的肉”,比喻难以处理、难以对付、韧性十足、让人束手无策的人或事物。就像切滚刀肉时,刀切下去肉会“滚”开,难以着力切断,形容对方总能找到办法逃避责任、推脱或耍赖。
-
核心释义:
- 形容人: 指那种不讲道理、不怕羞耻、不怕丢脸、死缠烂打、软磨硬泡、怎么说都没用、怎么批评都不在乎的人。他们往往脸皮厚,为了达到目的(或逃避责任)可以不顾体面,采用耍赖、纠缠、装糊涂等方式,让与之打交道的人感到厌烦和无力。
- 形容行为/态度: 指那种耍无赖、胡搅蛮缠、抵赖、推脱、敷衍了事、不认真负责、不合作、难以沟通的行为或态度。
-
典型特征:
- 软硬不吃: 好言相劝没用,严厉批评或威胁也没用。
- 油盐不进: 任何道理、劝说、建议都听不进去。
- 死皮赖脸: 不顾及脸面和尊严,纠缠不休。
- 胡搅蛮缠: 不讲道理,混淆是非,强词夺理。
- 推脱责任: 遇到问题就找借口,推卸责任。
- 韧性十足: 像牛皮糖一样粘人,难以摆脱或解决。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工作中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同事或下属。
- 形容在纠纷中不讲道理、一味耍赖的一方。
- 形容欠债不还、催讨无果的老赖。
- 形容在管教中屡教不改、态度恶劣的孩子或学生。
- 形容在谈判或协商中毫无诚意、胡搅蛮缠的对手。
-
词典收录情况:
- “滚刀肉”作为具有鲜明形象和表现力的俗语,被广泛收录于各类汉语俗语词典、方言词典及部分综合性汉语词典中。它生动地描绘了一种特定的人物性格和行为模式,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滚刀肉”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汉语俗语,比喻那些像切起来费劲的肉一样难以对付的人或行为,特指那些无赖、耍赖、不讲道理、软硬不吃、纠缠不清、让人束手无策的对象。它形象地刻画了一种令人厌烦且难以处理的社会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滚刀肉”是一个北方方言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原意
指猪肉中品质低劣、难以处理的部分,如猪的“囊肉”或“囊膪”(哈拉皮带板筋)。这类肉质坚硬、纤维粗糙,切时容易打滑,煮不烂嚼不动,属于下等肉,常被用作廉价食材。
二、引申义
比喻极端自私、胡搅蛮缠的人,具体表现为:
- 软硬不吃:无论劝说或威胁均无效;
- 死皮赖脸:纠缠不清,不讲道理;
- 油盐不进:无视规则或他人感受,如抖音直播PK中不履行惩罚的“滚刀”行为。
三、方言使用
- 东北地区:形容“不怕打骂、很坏的人”(今日头条)。
- 天津方言:指“滑头、不在乎”的性格(搜狗百科)。
四、网络流行
在抖音等平台,“滚刀”成为衍生词,特指直播打PK时赖账或逃避惩罚的行为,例如输方不履行约定,被观众称为“滚刀”。
五、相关词语
- 滚刀筋:与“滚刀肉”同义,强调难以应付的特性(搜狗百科)。
- 囊膪(nāng chuài):特指猪腹部松软的劣质肉,是“滚刀肉”的实体来源()。
该词从食物引申为对人的贬义描述,生动体现了语言中“借物喻人”的特点。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冒犯他人。
别人正在浏览...
八彩眉版盖变死蟾背尝寇裧輤璀璨夺目打杈灯轮电雷低缓东部妒贤嫉能恶林恶相仪饭头非辜风里言风里语腹载五车广东省闺德鬼媒人桂枝片玉蛊丧化格花靥骄汰饥肠霁氛叽叽哝哝荆舒镜象酒晕糚絶品刊大刻句科需空涛类地行星陵阳钓临机应变墨场弄音炮煨颦笑骑马布青饲料柔成塞外神丹蜃氛讨说天风天阉跳空讬景襪系无故相府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