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啓寵納侮的意思、啓寵納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啓寵納侮的解釋

謂開寵端而招緻侮慢。《書·說命中》:“無啟寵納侮,無恥過作非。” 孔 傳:“開寵非其人,則納侮之道。”《左傳·定公元年》:“啟寵納侮,其此之謂矣。” 楊伯峻 注:“開寵端而終受侮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啓寵納侮”是由“啟寵”和“納侮”組成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因過度寵信或縱容他人,反而招緻對方的輕慢與侮辱。此成語結構為聯合式,多用于書面語境,暗含因果關系的警示意義。

從語素分析,“啟”本義為開啟、引發,“寵”指偏愛或恩惠;“納”即接受、招緻,“侮”為輕蔑欺辱。四字連用,比喻因不當施寵而自陷被動的處境。該表述可追溯至《尚書·說命中》的“無啟寵納侮”,強調統治者需克制私心,避免因偏私導緻權威受損。

現代漢語中,該成語多用于批評管理或人際交往中的失衡關系。例如在企業管理場景中,“領導者若啓寵納侮,團隊風氣必然渙散”即借古喻今,提醒避免因偏袒引發矛盾。《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将其歸入“勸誡類”成語,體現傳統文化中“中庸適度”的價值導向。

需要說明的是,該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作為漢語詞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構完整性和文化隱喻仍具研究價值。北京大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特别指出,此類成語是觀察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的窗口。

網絡擴展解釋

“啟寵納侮”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因不當的寵信而招緻輕慢或侮辱,常用于勸誡人謹慎對待權力與恩寵。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出處與典故

  1. 《尚書·說命中》:最早記載“無啟寵納侮,無恥過作非”,意為不要因寵信招侮,也不要掩飾過錯。
  2. 《左傳·定公元年》:以史實印證這一觀點,如“啟寵納侮,其此之謂矣”,指春秋時期因君主偏寵臣子引發禍端。

用法與語境


易混淆點辨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左傳》相關注釋(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雲親舍包舉宇内長揚禅授充側畜道盜名欺世盜名字倒鎖額辦樊遲之問方檢旛幟分段身風雨無阻負席孤棟鶴江鶴栖鶴山黃菜婚耦狐臊假封見牆見羹監喪嘉鮮津達靜襟酒铛技業儁邁口哕老視眼兩下娜袅内座農中蟠根錯節潛隳遣適清曉全副柔彊儒學三不主義上擯賞封賞刑市寸受訊耍峭縮脖子炭精天明文字禅弦箭蟂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