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衮裳的意思、衮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衮裳的解释

见“ 衮衣绣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衮裳”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形制及文化象征三方面解析:

1. 字义溯源

“衮”本义指古代帝王或三公(最高级官员)穿戴的礼服,以龙纹为饰,象征权力与地位。《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衮”为“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礼服”;“裳”在古汉语中特指下衣,与“衣”(上装)相对,合称“衣裳”。两者组合成“衮裳”,专指帝王、诸侯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中穿着的整套华贵礼服。

2. 形制特征

据《周礼·春官》记载,衮裳以玄色(黑中泛红)上衣与纁色(浅红)下裳组成,配以“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等纹样),材质多为丝绸并施以刺绣。其形制在《礼记·礼器》中强调“礼有以文为贵者,衮冕黻珽”,突显装饰的繁复等级。

3. 文化象征

衮裳作为礼制符号,承载“辨尊卑,明贵贱”的功能。《尚书·益稷》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说明纹样蕴含天人感应思想。历代舆服志(如《明史·舆服志》)均严格规定衮裳的使用场景与纹饰规制,成为皇权合法性的视觉外化。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衮裳”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本义: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
衮裳原指帝王、三公等贵族在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穿着的礼服,由“衮衣”(绣有卷龙的上衣)和“绣裳”(饰有纹样的下裳)组成。这一服饰象征身份与权力,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2. 引申义:借指显赫的官位或权贵
因衮裳为高等级服饰,后世常以“衮裳”代指身居高位者。例如宋代沈作喆《寓简》提到“衮衣绣裳,世俗以为荣”,王安石诗中亦用“衮绣三朝”形容位极人臣的显赫。

补充说明

需注意,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日常使用较少。

别人正在浏览...

懊热包围拆建差银初眠摧残大漕耽宠蹈火赴汤底靖都灶恶卒法警飞叉風害覆车继轨符教该富盖弓很命鸿乙满纸黄金徽黄门省箭窗减师半德娇饶解劝静婉腰课外扣钟恇弱留存沦暮洛川会议埋蛊南朔盆山平地起雷批行其貌不扬起纳穷神观化启事柔质丧礼桑乾三清客逝日水数制书空鼠啮蠧蚀司寇随换投书未曾瓮里醯鸡五香显大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