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鑒燧的意思、鑒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鑒燧的解釋

亦作“鑒燧”。1.方諸和陽燧。方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陽燧,向日取火的凹鏡。《周禮·考工記·輈人》:“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鄭玄 注:“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2).偏指方諸。《太平禦覽》卷五二六引 漢 衛宏 《漢舊儀》:“以鑑燧取水於月,以陽燧取火於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鑒燧(jiàn suì)是古代兩種取水、取火器具的合稱,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器物組合

    • 方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青銅器,形似杯子。
    • 陽燧:向日取火的凹面銅鏡,通過反射陽光聚焦生火。
  2. 詞源解析

    • “鑒”本義為銅鏡,引申為取水器(方諸);“燧”指取火工具,包括陽燧(金屬凹鏡)和木燧(鑽木取火)。

二、曆史記載與用途


三、文化象征意義


四、相關拓展


“鑒燧”既指實用器物組合,也承載着古代科技與文化的雙重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禮》《太平禦覽》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鑒燧:詞義與來源

《鑒燧》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是一個合成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鑒”字意為鑒定、辨别,指通過觀察和辨析來判斷事物的真僞、好壞等;而“燧”字則是古代用于取火的工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鑒》的部首是金,表示與金屬相關的意義;《燧》的部首是火,表示與火相關的意義。

拆分筆畫:《鑒》共由12個筆畫組成,按照順序分别是橫、豎、撇、豎、橫、撇、捺、橫、撇、橫、撇、橫;《燧》共由15個筆畫組成,按照順序分别是橫、豎、撇、豎、橫、橫、捺、豎、撇、捺、橫、撇、橫、撇、橫。

繁體字

《鑒燧》的繁體字形為「鑑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書寫形式與現代有些不同,所以《鑒燧》的古時候漢字寫法也和現代略有差異。例如,《鑒》在古代寫作「觀」,《燧》在古代寫作「燬」。

例句

1. 通過仔細觀察和深入調查,我們可以鑒燧出這件藝術品的真實價值。

2. 他以擔任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為榮,覺得這是對他能力的鑒燧。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審鑒(鑒别、鑒定)、鑒定(鑒别、辨認)、鑒賞(品鑒、欣賞)。

近義詞:辨别、觀察。

反義詞:糊塗、迷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