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謀求。 漢 徐幹 《中論·譴交》:“至乎懷丈夫之容,而襲婢妾之态,或奉貨而行賂,以自固結,求志屬託,規圖仕進。” 宋 陳亮 《酌古論·曹公》:“ 孫權 嘗告 劉備 ,以 巴 漢 為 曹公 耳目,規圖 益州 ,得之則 荊州 危。”《明史·沉鍊傳》:“當主憂臣辱之時,不聞延訪賢豪,咨詢方略,惟與子 世蕃 規圖自便。”
“規圖”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指按照既定規範制定計劃或設計圖紙,包含以下要點:
二、作為動詞的文言用法() 在古籍中表示"謀求、圖謀",多見于政治軍事語境:
注意:現代漢語中多采用第一種含義,第二種屬曆史文獻中的特殊用法。查字典等現代辭書主要收錄成語釋義,而古籍引例多見于學術研究領域。
規圖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詞,意思是按照規定的标準或圖例進行繪制、制作或設計。
規圖的部首是讠,總共包含8個筆畫。
規圖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其字形由讠和兄兩個部分組成,兄在古代漢字中表示"哥哥"的意思,後來發展為表示"大"、"廣"的意義。規圖的組合意味着按照大的标準或圖例進行繪制。
規圖的繁體字為規圖。
在古代漢字中,規圖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過程中經曆了多次改革,古代的寫法有時會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在現代漢字中,規圖的字形已相對穩定。
1. 建築師根據設計圖紙規圖施工。 2. 這本書詳細描述了規圖方法和技巧。
規模、圖紙、規劃、規則、圖例、圖像
繪圖、制圖、設計、構圖
隨意、自由、不規範、不規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