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承擔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小說月報》1981年第11期:“ 陶紅杏 在 桑家班 挑大梁,挂頭牌,名噪 北運河 二百八十裡。”《中國青年》1983年第11期:“公司經理希望 秦政 來 蚌埠 安家落戶,搞自行車新品種的開發工作,挑大梁。”
“挑大梁”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指承擔關鍵任務或起核心作用,尤其在重要工作中擔任主導角色。以下是詳細解析:
核心含義
原指戲劇表演中擔任主要角色(如主角或重要配角),現泛指在團隊、項目或事務中承擔核心責任,起支柱作用。
詞源與演變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中的具體案例。
挑大梁是一個成語,意指承擔主要任務或負責重要事務。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團隊中承擔重要的責任或者在某項工作中起到核心作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挑(扌+更,共6畫)
大(二,2畫)
梁(木+京,共8畫)
挑大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故事。據說當時各國争霸,需要建造一座高大的城牆以防禦外敵。晉國的大司馬趙同(音shǐ)接受了國王的命令,要他挑選一批能工巧匠建造城牆。趙同毫不猶豫地挑選了一位名叫梁鼎的匠人,因為他擅長建造大型的木結構房屋。梁鼎接受了挑戰,帶領團隊建造了一座堅固而高大的城牆,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因此,人們開始稱贊那些勇于承擔重任并成功完成任務的人為“挑大梁”的人。
在繁體中文中,挑大梁的寫法繁複一些:
挑(扌+更,共6畫)
大(二,2畫)
樑(木+京,共16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挑大梁的寫法稍有不同:
挑(扌+更,共6畫)
大(二,2畫)
良(辵+月+山,共10畫)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在這個項目中,他挑大梁,負責整個團隊的管理工作。
2. 她在公司中挑大梁,承擔了重要的市場推廣任務。
3. 這裡需要一個有能力挑大梁的領導人,來帶領團隊走出困境。
組詞:挑釁、大梁、梁柱、擔任大梁、挑戰大梁
近義詞:肩負重擔、擔當重任、背水一戰
反義詞:逃避責任、推卸責任、退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