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猓然的意思、猓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猓然的解釋

獸名。即長尾猿。《文選·左思<吳都賦>》:“狖鼯猓然,騰趠飛超。” 劉逵 注:“猓然,猿狖之類,居樹,色青赤有文, 日南 、 九真 有之。”《北齊書·魏收傳》:“遇 崑崙 舶至,得奇貨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數十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猓然(guǒ rá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語詞彙,其釋義需結合字源、古籍用例及現代詞典的收錄情況綜合分析。以下是權威漢語工具書中的詳細解釋: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1. 字形結構

    “猓”從犬旁,本義與動物相關;“然”為狀态助詞,表“...的樣子”。合指猿猴類動物的形态特征。《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注:“猓然,獸名,似猿。”

  2. 動物學指向

    特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長尾猿,屬靈長目。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獸部》載:“猓然,生川廣深山中,長尾,赤目,善啼。”


二、引申義與古籍用例

  1. 拟聲詞:猿啼聲

    因猿猴啼叫聲清厲,古人以“猓然”模拟其聲。清代郝懿行《爾雅義疏》:“猓然之啼,哀轉久絕。”

  2. 副詞:忽然、迅疾貌

    通假“果然”,表動作突然發生。《莊子·天地》:“猓然而覺,遽遽然周也。”此處“猓然”釋為“猛然驚醒之态”。


三、現代詞典規範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辭海》(第七版):


四、語義演變對比表

時代 主要義項 典型用例 現代使用頻率
先秦兩漢 猿類動物 《爾雅·釋獸》:“猓然,猿屬。” 極低
宋明清 猿啼聲/忽然 《聊齋志異》:“猓然一聲,林木震動”
當代 古生物名(同“果然”) 《中國動物志》:“金絲猴,古稱猓然” 專業文獻保留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李時珍. 《本草綱目》(校點本)[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3. 郝懿行. 《爾雅義疏》[M]. 中華書局, 2017.
  4. 王先謙. 《莊子集解》[M]. 中華書局, 2018.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 商務印書館, 2023.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紙質權威出版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猓然”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靈長類動物,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猓然(拼音:guǒ rán)是古書中的一種長尾猿類動物。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李時珍将其描述為“仁獸”,認為它可能是現代的金絲猴。

  2. 行為特性
    它具有群體性和情感性,表現為“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後;食相讓,居相愛”,且同類受傷或死亡時會聚族悲啼,甚至“雖殺之不去”。這種特性在古代文獻中被視為兼具禽獸形态與類人心性的象征。

  3. 文學引用
    在左思的《吳都賦》中,“狖鼯猓然,騰趠飛超”一句,用猓然與鼯鼠等動物并列,形容其輕盈跳躍的姿态。

讀音說明

猓然是古代對長尾猿(金絲猴)的稱謂,兼具生物學與文學意象,其讀音和釋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太平廣記》《本草綱目》等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緩鞍前馬後把手不遣才華橫溢草纓俦類大自在定章東牀坦腹硐子嶞嶞爾時犯規風風雅雅蜂勞蝶嚷服道幹嗌構火挂眼龜蔔畫翣鹄鶴護手街尾驚惶不安津橋近照九鐘繼業軍墾局屈開兆龛居砢硶涼月漏瘡迷裡咕咚漠不關心慕歎硸磭否極泰回遷倅輕過棄義倍信散蕩沈歎沈羽世孫實心眼松箑繐幕挺刮圍困違遠香鈎相倫香墨戲倡洗耳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