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俳優。古代以樂舞諧戲為業的藝人。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祈名嶽,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儛像。”
“戲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戲倡(拼音:xì chàng,注音:ㄒㄧˋ ㄔㄤˋ)指俳優,即古代以樂舞、諧戲為職業的藝人。這類藝人通常通過歌舞、滑稽表演等方式娛樂觀衆,類似于現代的戲劇演員或雜技藝人。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桓寬的《鹽鐵論·散不足》:
“今富者祈名嶽,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儛像。”
(釋義:當時富裕人家祭祀名山時,會宰牛擊鼓,并讓戲倡表演舞蹈和模仿儀式。)
此例說明“戲倡”在漢代已用于描述特定場合的表演者。
戲(xì):
倡(chāng):
《戲倡》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以戲曲或者戲曲唱腔來倡導、宣傳或演繹一個主題或者理念。
《戲倡》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戈”和“言”兩個部首。其中,“戈”是指戈的意思,它位于字的左邊;“言”是指言的意思,它位于字的下面。
《戲倡》一共包含了9個筆畫。
《戲倡》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起源于古代的戲曲藝術。它用來形容演員通過唱腔來表達一個主題或宣傳一種理念。
在繁體字中,《戲倡》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許多演變。據研究,古時候《戲倡》以簡化的形式為“戲倡”。不同的文字演變過程導緻了現在的寫法。
1. 他在舞台上用《戲倡》的方式演繹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經典劇目。
2. 這首《戲倡》以其優美的旋律和深度的情感打動了觀衆的心弦。
1. 戲曲 2. 演繹 3. 唱腔 4. 表演
1. 戲劇 2. 表演 3. 演唱 4. 表現
1. 嚴肅 2. 正經 3. 真實 4. 認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