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钩竿的意思、钩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钩竿的解释

亦作“钩竿”。兵器的一种。《三才图会·器用八》:“钩竿,如枪,两傍加曲刃。竿首三尺,裹以铁叶,施铁刺如鸡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钩竿是汉语中一个复合词,由“钩”和“竿”两部分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的定义,钩竿指“带有钩子的长竿”,主要用于垂钓、打捞等场景。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钩部抓取或固定物体,配合竿体的长度扩大操作范围。

从结构解析,该词属于偏正结构:“钩”为修饰成分,强调工具的形态特征;“竿”为主体,表明工具的基本属性。在《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中,钩竿被归类为“渔具类工具”,古代亦用于军事攻城或攀援设备。

历史上,钩竿的应用可追溯至《墨子·备城门》记载的守城器械,称为“钩拒”,用于抵御敌方云梯。宋代《武经总要》中进一步记载了铁制钩竿的军事用途。现代汉语中,该词多指代钓鱼用具,常与“渔具”“捕捞”等词汇关联使用。

根据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钩竿的同义词包括“钓钩”“渔竿”,但存在细微差异:“钓钩”侧重钩状部件,“渔竿”强调竿体材质,而钩竿更突出工具的整体功能性组合。

网络扩展解释

钩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可综合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钩竿是一种长柄武器,形制类似长枪,但两侧加装弯曲的刀刃,竿头部分常包裹铁片并带有铁刺,形如鸡爪(《三才图会·器用八》描述为“施铁刺如鸡距”)。其名称由“钩”与“竿”组合而成,兼具钩挂和刺击功能。

  2. 结构与形制

    • 主体为长杆,长度约三尺(约1米),材质多为木制,外部包裹铁叶以增强防御性。
    • 顶端设计为钩状曲刃,兼具刺、割、钩等攻击方式,适合近战与防御。
  3. 历史背景与应用

    • 宋代文献记载,钩竿属于“杂形长兵”,可能受游牧民族武器影响,带有胡人色彩。
    • 除军事用途外,武术中也有相关描述,如形意拳谚语“落如钩竿”,借其形态比喻发力技巧。
  4. 演变与关联
    钩竿与叉竿、铁鸱角等兵器同属冷门长柄武器,多用于城墙防御或特殊战斗场景,后逐渐被更常见的枪、矛取代。

钩竿是兼具钩、刺功能的长柄兵器,盛行于宋元时期,结构独特,反映了古代兵器设计的多样性。需注意,现代语境中“钩竿”可能被误认为渔具,但历史文献中明确其为武器。

别人正在浏览...

闇政拜龙牌禀告参议齿贝错觉胆小大雅扶轮遁世遗荣渎田发刊烦褥匪荒飞屧附讬羔丝挂弓诡髻函宇涸思乾虑鸿都少君厚直华屋丘墟诲戒检放贱坯纪念馆瘠硗九曲肠极智君伐莲华辽濊灵承领颚六器美芹之献模象木路碙砂黏踪女头鞶裂青刍庆吊埽眉才子山栖谷饮少先队时晌石于菟受祸殊种桃虫天遂人愿跳台庭辩投传而去武官象篦小刀会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