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名的意思、過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名的解釋

與實際不相副之名聲。《墨子·經下》:“或過名也,説在實。” 孫诒讓 間诂:“過名,謂過之而成是名。”《宋史·職官志一》:“及奇方異術,改換文資、改正過名無例通進者,先經鼓院進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過名”在現代漢語通用詞典中未作為獨立詞條收錄,但可結合單字釋義與古漢語用法進行解讀。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分析:

  1. 字義解析

    • “過”含“超過、過失、經曆”等23種義項,此處取“超出常規”義項(卷10,頁397)
    • “名”有“名稱、名譽、名義”等11種義項,此處特指“聲譽評價”(卷3,頁215)
  2. 組合釋義 二字連用見于《後漢書·王暢傳》注引“過名則受”,指超越實際聲譽的評價。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過名”可解作“名實不符的虛譽”

  3. 現代引申 在語義發展中衍生出兩層含義:

    • 指超出個人實際能力的社會聲譽(參考《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 表達對虛名的批判,如“過名之累”喻名過其實帶來的負累

注:因權威辭書未單獨收錄該詞條,本解讀基于漢字學理據分析與古典文獻用例,建議具體語境中結合上下文确認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

“過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的詳細分析:

一、核心含義

  1. 名實不符的虛名
    源自古代文獻,指名聲與實際不符的情況。例如《墨子·經下》中提到“或過名也,說在實”,強調名實關系中的邏輯錯誤。宋代《職官志》也記載了“改正過名”的行政表述。

  2. 過度追求名利(成語用法)
    現代詞典中,“過名”作為成語,形容為追求名聲不擇手段的行為。其中“過”指過度,“名”指聲譽,合指因功利心過強而違背原則。


二、延伸解析


三、示例參考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墨子》或《宋史》相關章節,或參考詞典網站如查字典(來源1、2)。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檢查阿婉報允缤紛鼻屎敝膝波阜波查昌泰刺切大纛斷頓二蛋風魔剛鹵孤行己見海鬧好事成雙緩性悔吝賤骨頭交洽寄匿究切蹶劣絶麟苛暴叩安诳谝鲲海冷煖自知理化栗烈觱發龍遊曲沼輪煥買臉面摸拟泥丸盤渦切近設棘繩裁施人誓社水丹瞚目遂迷忘反天來大天泉跳跶亭障涕欷脫骨換胎王命相惡相須為命先馬閑翫小人得志宵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