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傳香的意思、傳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傳香的解釋

(1).佛教語。傳戒。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太子重雲殿受戒》詩:“傳香引上德,列伎進名臣。” 唐 馬戴 《送宗密上人》詩:“一自傳香後,名山願蔔鄰。”

(2).佛教語。行香。謂行法事時持香繞行道場。 唐 廣宣 《禁中法會應制》詩:“侍讀霑恩早,傳香駐日遲。”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賢愚經》雲:‘為蛇施金設齋,令人行香僧手中。’《普達王經》雲:‘佛昔為大姓家子,為父供養三寶,父命子傳香。’此雲‘行香僧手中’與‘傳香’,今世國忌日尚行此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傳香

一、核心釋義

“傳香”在漢語中為動詞性短語,其本義指傳遞香火或香氣,具體包含兩層含義:

  1. 宗教儀式:指佛教、道教中傳遞焚香的動作,象征佛法或信仰的延續。例如唐代寺院“行香”儀式中,僧侶依次傳遞香爐禮拜,稱為“傳香”。
  2. 氣味擴散:描述香氣在空間中飄散傳遞的過程。如古詩中“風傳香漏至,煙繞燭龍蟠”(《全唐詩》),描繪香氣隨風彌漫的景象。

二、文化延伸義

在傳統文化語境中,“傳香”衍生出兩種象征意義:

三、現代用法

當代漢語中多用于:

  1. 文學修辭:如“桂花傳香十裡”形容香氣遠播;
  2. 文化活動:傳統儀式複原項目常以“傳香禮”重現古禮流程。

權威參考來源

  1.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1922)
  2. 彭定求《全唐詩》(清康熙刻本)
  3. 道世《法苑珠林》(唐)
  4.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傳香”是佛教術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其詞義演變還延伸出現代引申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佛教原義

  1. 傳戒儀式 指佛教中傳授戒律的儀式,通過焚香、誦經等儀軌完成戒法傳承。如南朝梁庾肩吾詩句“傳香引上德”,唐代馬戴詩中“一自傳香後,名山願蔔鄰”,均體現傳戒的宗教意義。

  2. 行香儀式 指法事中僧人持香繞行佛殿或道場的儀軌,通過香氣傳遞虔誠與祈願。唐代廣宣《禁中法會應制》描述“傳香駐日遲”,宋代文獻記載國忌日仍保留此傳統。

二、現代引申義

在當代漢語中,“傳香”被賦予美德傳播的象征意義,形容通過言行将善意、品德傳遞給他人。例如誇獎他人善行時可用“傳香”表達其積極影響力。

三、使用場景


注:以上解釋綜合佛教典籍與詩詞用例,權威文獻可參考《能改齋漫錄》《全唐詩》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嬌金屋拜車塵搬運作用裁賜滄浪子陳蕃下榻沖寂抽沙春吏儲須村行大锉碓黨俠德容地老天昏蠹書蟲恩撫廢時膚躁蓋棺事定滾雷海德堡大學鴻猷毀室虺隤鑒窪箕畢九女星舉止開春空頭漢曆曆落落流鸎旅遊路線滿天帽衫綿憊逆德丕靈器量酋首仍歲衽席之愛榮升若榴饊子沙塔赦肺侯盛典懾惴世界時說部談理踏拍子鐵勒武曲星險暴縣門犀柄麈尾西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