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盂的意思、觥盂的詳細解釋
觥盂的解釋
酒器。 唐 皇甫松 《抛毬樂》詩:“上客終須醉,觥盂且亂排。” 宋 孔平仲 《夢錫楊節之孫昌齡見過小飲》詩:“左手扼其肩,右手進觥盂。”
詞語分解
- 觥的解釋 觥 ō 古代酒器,腹橢圓,上有提梁,底有圈足,獸頭形蓋,亦有整個酒器作獸形的,并附有小勺: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 大,豐盛:觥羊(大羊)。觥船。觥飯。 筆畫數:; 部首:角;
- 盂的解釋 盂 ú 〔盂蘭盆會〕每逢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為超度祖先亡靈所舉行的儀式。 一種盛液體的器皿:水盂。痰盂。漱口盂兒。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觥盂”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指古代飲酒時使用的兩種器具,“觥”為獸角或青銅制成的酒杯,“盂”為盛酒的敞口容器。二者常連用,代指酒宴或飲酒場景。
- 文化引申:可比喻熱鬧的宴飲場合,如婚禮、節日聚會等。
詳細解釋
-
器具功能
- 觥:多為獸角或青銅材質,形制較大,常帶有裝飾,用于盛酒或敬酒。
- 盂:類似碗狀的容器,可盛放酒水或其他液體,材質包括陶、青銅等。
- 二者組合使用,體現古代酒宴的禮儀與器皿文化。
-
文學例證
- 唐代皇甫松《抛毬樂》詩:“上客終須醉,觥盂且亂排”,描繪宴飲酣暢的場景。
- 宋代孔平仲詩中提到“右手進觥盂”,反映飲酒時的動作與器具搭配。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古代或古典文學中的酒宴場景,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詩詞賞析或曆史文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文或酒器形制,和中的具體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觥盂》的意思
《觥盂》是一個漢字詞語,字面意思是“酒杯和酒樽”。具體來說,觥指的是古代祭祀時所用的一種大杯,盂指的是古代的一種淺而大的酒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觥盂》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詞語。其中,觥的部首是角,盂的部首是皿。筆畫數方面,觥的筆畫數為六畫,盂的筆畫數為十畫。
來源和繁體
《觥盂》一詞最初出現在《詩經·魯頌·南山》中,描述了古代的祭祀場景。“觥盂”作為一個詞彙被廣泛運用在文學作品、書法和藝術創作中。
在繁體字中,觥的繁體字形為觵,盂的繁體字形為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觥的古代寫法為“觵”,其中的“觚”是字旁;盂的古代寫法為“盓”,其中的“冂”是字旁。
例句
1. 他端起觥,敬飲酒友。
2. 詩人用畫筆勾勒出一幅舉觥作樂的美好畫面。
3. 圓盛觥酒,祝賀他的成功。
組詞
觥杯、觥籌、盛觥、觥篌、觥舞
近義詞
酒杯、酒樽、酒器
反義詞
空器、潔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