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説知的意思、説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説知的解釋

1.亦作“ 説智 ”。古代墨家的認識論術語。指由邏輯推理得來的知識。語出《墨子·經說上》:“知,傳受之,聞也。方不障,説也。身觀焉,親也。”《墨子·經說下》:“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長。外,親智也;室中,説智也。” 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幹荔枝》:“而古代的墨家把知識來源分為三類,這就是‘親知’、‘聞知’和‘說知’……‘說知’是由前兩者推理而獲得的知識。”

2.謂說給人聽,使其知道。《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 張老 隻得忍氣吞聲回來,與女兒説知。”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一折:“今日早朝下來,已與 曹子建 學士説知向上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我得了此信,也甚歡喜,就帶了這封信,去到關上,給 繼之 説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説知”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與語境分析。“説”為“說”的繁體字,本義為陳述、解釋,《漢語大詞典》中“說”包含“解說事理”“告知”等義項;“知”指知曉、理解,如《玉篇》釋為“識也,覺也”。兩字組合後,“説知”在古漢語中有兩類典型用法:

  1. 動詞性短語

    表示“通過言語使人知曉”,例如《墨子·經說上》提到“説知”是通過推理獲得的知識,與“親知”(直接感知)、“聞知”(傳聞所得)并列,構成墨家邏輯術語體系。此用法強調以邏輯推演傳遞認知,具有哲學範疇意義。

  2. 複合詞的特殊引申

    在明清白話文獻中,“説知”可指“禀告”或“陳述實情”,如《醒世恒言》中“便将此事説知家主”,此處“説知”帶有正式告知的語境色彩。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但在研究古典哲學、語言學時仍具學術價值。需注意其與“說知”(簡化字寫法)為同一詞彙,釋義無本質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説知”(或“說知”)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現代漢語解釋
    由“說”(表達)和“知”(知識)組成,指明确地表達知識、觀點或意見。例如在交流中清晰闡述見解,或通過語言傳遞認知。

二、古代哲學内涵(墨家術語)

  1. 墨家認識論範疇
    在《墨子》中,“說知”與“親知”(直接經驗)、“聞知”(他人傳授)并列,指通過邏輯推理獲得的知識。如《經說上》提到“方不障,說也”,意為不受時空限制的推理性認知。

三、用法示例

四、總結

“説知”既可指表達觀點(現代用法),也可指邏輯推理知識(墨家術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前者強調表達行為,後者側重認知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擺飾敗興而歸百足之蟲班班可考兵氣側門嘲诮誠谏傳道授業黨信蟺蜎蠖濩颠擠诋薄惡詫發用風谏芬蒀高底獦攦戈磔管句冠冕堂皇國仗含珠宏邈黃篾樓讙呼火圈椒泥精切金星硯機術疾言倨色舉火喀斯特愧勗臘劑浪劍朗抗流覽劉盧犂子洛薄每晚溟誅能言善辯屏風九疊強記博聞錢癖籤貼青屏全優色若死灰食葷四肢慫悀逃跑條分節解委翳骁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