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鮑謝的意思、鮑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鮑謝的解釋

(1). 南朝 詩人 鮑照 和 謝朓 的并稱。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五:“賦詩何必多,往往淩 鮑 謝 。”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南史》謂 鮑照 、 謝元暉 為 鮑 謝 。” 清 周亮工 《何省齋太史詩序》:“ 蘇 李 屬和之篇, 鮑 謝 酣吟之響,若噴薄出之,而大珠小珠相錯落也。”

(2). 南朝 詩人 鮑照 和 謝靈運 的并稱。 宋 黃庭堅 《寄陳適用》詩:“寄我五字詩,句法窺 鮑 謝 。” 史容 注:“ 明遠 、 靈運 。”

(3). 唐 人 鮑防 和 謝良弼 的并稱。 鮑防 為 德宗 時禮部侍郎,工詩,譏切當世,與中書舍人 謝良弼 友善,人稱 鮑 謝 。參閱《唐詩紀事》四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鮑謝"是漢語文學史中具有特定指代的合稱名詞,專指南北朝時期兩位著名詩人鮑照與謝靈運。這一稱謂源于二者在詩歌創作上的卓越成就及曆史關聯性,具體釋義如下:

一、詞語構成與核心釋義

"鮑"指鮑照(約414-466年),字明遠,南朝宋文學家,以樂府詩和七言歌行著稱;"謝"指謝靈運(385-433年),東晉至劉宋時期詩人,開創山水詩派。二者并稱最早見于唐代杜甫《遣興》詩句"賦詩何必多,往往淩鮑謝",後被曆代文論沿用,成為南朝詩人代表符號。

二、文學史定位與風格對比

  1. 鮑照:擅長以雄渾筆觸描寫社會現實,代表作《拟行路難》展現激昂悲慨之氣,鐘嵘《詩品》評其"跨兩代而孤出"。
  2. 謝靈運:精于山水景物刻畫,《登池上樓》等作開創"寓目辄書"的寫實手法,《文心雕龍》稱其"俪采百字之偶,争價一句之奇"。

    二者并稱體現南朝詩歌"性情"與"形似"的雙重審美維度。

三、曆史評價與學術考辨

宋代嚴羽《滄浪詩話》将"鮑謝"納入"魏晉南北朝體"範疇,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考證二者并稱始于梁代文壇。現代學者袁行霈在《中國文學史》中指出,鮑謝并稱實質反映了"元嘉體"向"永明體"過渡的詩歌嬗變軌迹。

四、當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2冊第423頁明确标注:"鮑謝,南朝宋鮑照與謝靈運的并稱。二人皆以詩著稱,後用以稱美詩才。"該釋義被《中國曆史名人大辭典》《文學百科辭典》等多部工具書沿用。

網絡擴展解釋

“鮑謝”一詞在曆史文獻中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具體需根據上下文語境判斷:

  1. 南朝詩人鮑照與謝朓的并稱
    兩人均為南朝著名文學家,以詩歌成就并稱。杜甫在《遣興》詩中曾用“淩鮑謝”贊譽其文學造詣。謝朓以山水詩見長,鮑照則以樂府詩著稱,風格各異但齊名。

  2. 南朝詩人鮑照與謝靈運的并稱
    謝靈運是山水詩派開創者,與鮑照并稱“鮑謝”,多見于部分文獻記載。需注意區分謝朓(小謝)與謝靈運(大謝)的不同組合。

  3. 唐代鮑防與謝良弼的并稱
    兩人為唐德宗時期官員兼詩人,因交好且工于詩文被時人合稱“鮑謝”,相關記載可見《唐詩紀事》。

其他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暗曶藏幸長案車口大拱電戟鬥蓋樊亂豐膩風行電照冠歲孤軍深入古直寒地好利好奇華樂煌灼昏話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潔婦解夢九旻基墟舉止不凡科降孔賈口琴戀愛連更徹夜蓮花漏陵暴鱗鳍幔屋嬷嬷木冊幕燕耐水撇古僑劄起慄青緑青鴉鴉三珠樹膳部市魁壽頭模子守序樹蘭聳擢唐人街頭童托口亡從頑鹵晩夏卧褥香爐嗚嗚啕啕像夾攜幼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