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序的意思、守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序的解釋

遵循正常的位次。《逸周書·祭公》:“嗚呼!天子三公,監于 夏 商 之既敗,丕則無遺後難,至于萬億年,守序終之。” 孔晁 注:“守其序而終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序”是一個多語境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傳統文獻中的含義

源于《逸周書·祭公》,指遵循正常的位次或社會等級秩序。孔晁注釋為“守其序而終也”,強調維護既定的規則與結構。例如古代天子三公需遵循夏商制度,确保權力傳承有序。

二、現代引申含義

  1. 社會倫理層面
    指遵守法律、道德規範,如“遵紀守法”“維護公共秩序”。例如“以理服人,以德守信”等表述,體現對社會規則的主動維護。

  2. 遊戲文化中的陣營設定
    在《龍與地下城》等遊戲中,“守序”屬于九大陣營之一,核心特質包括:

    • 正向特質:榮譽感、可靠、服從權威;
    • 負面特質:封閉、墨守成規;
    • 行為邏輯:認為隻有秩序才能構建信任與協作的理想社會。

三、典型用法示例

兩種解釋均強調對規則的遵循,但傳統用法側重等級制度,現代用法更泛化為廣義的社會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序

《守序》是一個中文詞彙,它表示遵守秩序、維護紀律,保持整齊有序的行為和态度。守序強調遵從規則、尊重法律、遵守規範,以确保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轉。

拆分部首與筆畫

《守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宀(宀字頭,表示與房屋和住宅有關)與攵(攵字底,表示與手的動作有關)。它共有8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守序》一詞源于先秦時期的《論語·子路篇》:“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後來在漢代,由《論語》衍生出的《儀禮·學記》中加以诠釋:“守政事者,以勤敬廉潔而與人為善。治國家者,以強者肆行行之而民服從。故曰守道。”其中“守道”一詞繼承了先秦時期的意義,并逐漸演變成現代漢語中的“守序”。

在繁體字中,守序被寫作「守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守序是以「守」和「徐」兩個字組成。其中「守」表示守護、保持,而「徐」則表示順序、平穩,從而表示了“守序”的意思。

例句

1. 在一個有序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守序,遵紀守法。

2. 學生要守序,按時完成作業,不得遲到早退。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守紀律、守秩序。

近義詞:遵守、恪守。

反義詞:違規、破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