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扶老攜幼 ”。《漢書·嚴助傳》:“施德垂賞以招緻之,此必攜幼扶老以歸聖德。”
“攜幼扶老”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該成語意為攙扶着老人,帶領着小孩,形容民衆成群結隊而行,常用來描繪遷徙、逃難或迎接重要人物的場景。其核心含義與“扶老攜幼”完全相同。
曆史文獻:
與“扶老攜幼”的關系:
該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家庭紐帶、關愛弱勢群體的價值觀,常用于曆史叙事或文學作品中烘托民衆團結的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淮南子》《漢書》等典籍原文。
攜幼扶老是指照料和照顧年幼的子女和年邁的父母。這個詞由攜、幼、扶、老四個字組成。
攜字是由手和又兩個部首組成的,表示手牽着手帶着,十個筆畫;幼字是由幺的繁體字組成的,表示年幼的意思,五個筆畫;扶字是由手和畐兩個部首組成的,表示扶持、照顧,十一個筆畫;老字是由耂部和丈兩個部首組成的,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耂部表示人從上走下,丈表示年邁,共十個筆畫。
這個詞源自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強調子女要尊敬和孝順父母,年輕一代要盡心盡力地照顧和照料年幼和年邁的家人。
在繁體字中,攜幼扶老的寫法是「攜幼扶老」。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攜字可以寫作「攜」,幼字可以寫作「幺」,扶字可以寫作「捊」,老字可以寫作「老」。
例句:
1. 他工作繁忙,卻始終能夠攜幼扶老,盡到一個家長的責任。
2. 她立志成為一名醫生,為那些需要攜幼扶老的家庭提供幫助。
組詞:
1. 攜帶
2. 幼兒
3. 幼稚
4. 扶持
5. 扶助
近義詞:
1. 攜手照顧
2. 照料年幼和年邁的家人
反義詞:
1. 不顧幼老
2. 疏于照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