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衮的意思、公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衮的解釋

(1).上公之命服。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禮服。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 丁晉公 、 馮魏公 ,位三公侍中,而未嘗冠貂蟬。 杜祁公 相甫百日,當 慶曆 四年郊祠,貂冠公衮,又升輅奉冊,改諡諸後。”

(2).指三公一類的顯職。 宋 範仲淹 《祭呂相公文》:“謹緻祭於故相贈太師令公 呂公 之靈……憂勞疾生,辭去台衡,命登公衮,以養高年,如處嘉遁。” 宋 王安石 《賀留守太尉啟》:“伏維留守太尉,朝廷偉材,宗廟貴器,華問既大,寵祿用光……将壇之拜既崇,公衮之歸豈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衮”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本義

    • 衮(gǔn):指古代帝王或三公(最高官職)所穿的繡有龍紋的禮服。
    • 公衮:原指上公(高級官員)的禮服,後引申為三公一類的高位顯職。
  2. 引申含義

    • 品德象征:形容人品德高尚、正直廉潔,不為私利所動,如成語“公衮”即強調公正無私的品格。
    • 顯赫官職:代指三公(太師、太傅、太保)等朝廷重臣的職位,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宋代範仲淹《祭呂相公文》中“命登公衮”即指升任高位。

二、用法與例句

  1. 古代典籍中的用例

    • 杜甫詩雲:“諸公衮衮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諷刺權貴身居高位卻無作為。
    • 王安石《賀留守太尉啟》以“公衮之歸”喻指顯赫官職的回歸。
  2. 現代語境

    •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強調高位者的責任或品德,如:“為官者當效仿古之公衮,清廉奉公。”

三、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宋代詩詞及《周禮》《說文解字》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衮的意思

公衮(gōng gǔ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衛衣或運動衫。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衮的部首是衤(yī), 筆畫數是11畫。

來源

公衮起源于中國古代,最早是用來形容古代官員穿的衣服。後來隨着時代的變遷,公衮的含義擴展到了衛衣或運動衫。

繁體

公衮的繁體字是「公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公衮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例如在篆書中寫作「䐕」。

例句

我買了一件新的公衮,非常舒服。

組詞

組詞:公衮領、公衮袖。

近義詞

近義詞:衛衣、運動衫、衫。

反義詞

反義詞:西裝、正裝衣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