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渾融潛藏。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禮樂之用,渾沕無象,偶然流形,始著耳目,顯之為節文,宣之為歌舞。”
“渾沕”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其解釋如下:
發音與結構
基本詞義
引證與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渾沕》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模糊、混亂、不清晰的狀态。它可以形容自然景物、事物的狀況或人的心境。
《渾沕》是由“水”和“冒”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水”是主導部首,表明與水有關,而“冒”則表示了水表面波動的情況。
《渾沕》共有11畫。
《渾沕》這個詞來源于《詩經·唐風·綢缪》,其中描述了河流水勢湍急、模糊不清的情景。
在繁體字中,渾沕的寫法是「渾沕」。
古代漢字中,《渾沕》的寫法可能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一般地說,古時的《渾沕》寫法與現代差不多,都是由“水”和“冒”兩個字形組成。
1. 湖面上的霧氣渾沕,難見彼岸山巒。
2. 他的思緒被渾沌的煩憂所籠罩。
1. 渾濁:指液體或景色等混濁不清澈。
2. 滄海:比喻寬廣遼闊的海洋。
3. 蒙蒙:形容霧氣或光線昏暗、模糊。
1. 朦胧:指事物形象不清晰、模糊。
2. 昏暗:形容場景光線不明亮。
3. 模糊:指事物不清晰、不明了。
1. 清晰:形容事物清楚、明确。
2. 明亮:描述光線明亮、清楚。
3. 真相:指事物的真實、明确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