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謂供應必需的財物。共,通“ 供 ”。《左傳·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漢書·蕭望之傳》:“邊郡數被兵,離飢寒,夭絶天年,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給其費。”《後漢書·獨行傳·缪肜》:“共給車馬衣資, 肜 不受而歸鄉裡。”
“共給”是漢語詞彙,讀音為gòng gěi,其含義與用法如下:
通假關系
“共”通“供”,意為“供應、提供”。
核心含義
指将生活或事務中必需的物資、財物、資料等提供給需要的人使用,強調對必需品的供應。
古代典籍
其他文獻
《禮記·曲禮上》《國語·周語上》等亦有類似用法。
現代漢語中,“共給”一詞使用較少,多被“供給”替代。但在特定語境中仍可見,例如:
“共給”是“供給”的古體形式,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指向。如需更多古籍例句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典、文獻數據庫等權威來源。
《共給》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共同給予或共同分配。這個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它們是“共”和“給”。
詞組《共給》的第一個字“共”是由“丆”和“八”兩個部首構成,它的總筆畫數是6畫;第二個字“給”是由“纟”和“口”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共給》這個詞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在古代文獻中廣泛使用,表示人們共同給予或分配資源、財物等。
《共給》這個詞組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共給》這個詞組并沒有明确的特定寫法。古代文字的演變過程中,它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和差異。
1. 我們應該共給他們更多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們能夠茁壯成長。
2. 為了共給社區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 這次活動中,大家共給了許多善款,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共同、共享、共赢、給予、給予者。
分配、分派、提供、供給、供應。
獨占、吞并、私藏、隱匿、奪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