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傧贊的意思、傧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傧贊的解釋

(1).相禮;贊禮。《後漢書·百官志二》“治禮郎四十七人” 劉昭 注引《東觀書》:“主齋祠儐贊九賓。”

(2).婚禮中的贊禮者。 唐 高彥休 《唐阙史·許道敏同年》:“俄有 張希復 員外結婚于丞相 奇章公 之門,親迎之夕,辟 道敏 為儐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傧贊是漢語中一個複合詞,由“傧”和“贊”兩部分構成,主要用于古代禮儀場景。

  1. 基本釋義:

    • “傧”指代禮儀中引導、迎接賓客的角色,如《周禮》中記載的“司傧”即為主持禮儀的官員。
    • “贊”意為輔助、襄助,如《說文解字》解釋為“助也”,強調禮儀活動中的協同作用。

      合稱“傧贊”時,指在儀式中輔助主持、引導賓客的行為或角色,常見于祭祀、婚喪等典禮。

  2. 詞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樂記》“傧贊禮樂”,指禮樂儀式中的協調者,後擴展至泛指禮儀輔助者。唐代孔穎達疏解為“傧,導也;贊,佐也”,進一步明确其職能。

  3. 應用場景: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宮廷禮儀或宗廟祭祀,如《宋史·禮志》記載“太常卿傧贊儀節”。現代漢語中雖不常用,但在曆史研究或傳統禮儀複現中仍具學術價值。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周禮注疏》(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傧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相禮/贊禮
    指在禮儀活動中輔助主持、引導流程的角色。例如《後漢書》中提到的“主齋祠儐贊九賓”,這裡的“傧贊”即指在祭祀或正式場合中協助完成禮儀程式的人員。該詞中的“傧”有接引賓客之意(如“傧相”),而“贊”則強調輔助與禮儀主持功能。

  2. 婚禮中的贊禮者
    特指古代婚禮中負責司儀的角色。唐代文獻《唐阙史》記載:“辟道敏為儐贊”,即某人在婚禮中被委任為禮儀引導者。這與“傧相”的職能類似,但更側重儀式中的具體贊禮環節。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唐阙史》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辭典。

别人正在浏覽...

菴摩羅百腳旗抱佛腳嬖佞渤蕩草垡常州學派叉手髻呈政從車戴帽镫鋤饤鬥定心丸凍天行頓引多元假說方法凡材反诘風驅電掃奮勇當先伏詞父事負俎鈎挐滾湯汗流至踵河鲀戶調火耗鹄跱鹣鲽季祖母溘斃狼湯渠廉愧臨明馬塵謾怠梅乾迷戀鳴凰塸埞排戶偏侍騎鶴上揚州凄零慶綿秋緒殺壞石步送往勞來棠棣碑貪染田功鐵闆釘釘徒手小指邪交信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