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鳳凰池的意思、鳳凰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鳳凰池的解釋

(1).禁苑中池沼。 魏 晉 南北朝 時設中書省于禁苑,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稱中書省為“鳳凰池”。《晉書·荀勗傳》:“ 勗 久在中書,專管機事。及失之,甚罔罔悵悵。或有賀之者, 勗 曰:‘奪我鳳凰池,諸君賀我邪!’” 南朝 梁 範雲 《古意贈王中書》詩:“攝官青瑣闥,遙望鳳凰池。”

(2). 唐 代宰相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故多以“鳳凰池”指宰相職位。 唐 劉禹錫 《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五驅龍虎節,一入鳳凰池。”《冷廬雜識·進士歸班》引 宋 危稹 《婦歎》詩:“記得 蕭郎 登第時,謂言即入鳳凰池。”

(3).池水的美稱。 唐 李紳 《憶春日曲江宴後許至芙蓉園》詩:“香徑草中迴玉勒,鳳凰池畔泛金樽。”亦指仙池。 宋 王禹偁 《羅思純鶴斃為四韻吊之》:“埋瘞肯同鸚鵡塚,飛鳴不到鳳凰池。”

(4).硯名。 宋 米芾 《硯史·樣品》:“餘嘗以紫石作之,有上圓下方,於圓純上刊兩竅置筆者,有如鳳字兩足者,獨此甚多,所謂鳳凰池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鳳凰池是中國古代典籍中常見的意象名詞,原指禁苑池沼,後演變為權力中樞的代稱。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該詞最早見于魏晉時期,原指皇宮内靠近中書省的池沼景觀。因鳳凰象征祥瑞,池水代表靈秀,故被賦予特殊政治含義。

唐代官制文獻《舊唐書·職官志》記載,中書省因臨近禁苑鳳凰池,官員常以“鳳凰池”代指該機構。白居易《中書夜直夢忠州》詩雲“三五夜中新月色,鳳凰池上步金銮”,印證了唐代文人對這一官署的雅稱。宋代《太平禦覽》引《晉宮閣名》稱洛陽城有鳳凰池,進一步說明其地理淵源。

在文學意象層面,鳳凰池承載着三重文化内涵:一為權力象征,代指宰相府署或機要部門;二為祥瑞符號,常見于宮殿題詠;三為人才荟萃之地,《晉書·荀勖傳》載“勖久在中書,專管機事,及在尚書,課試令史以下,核其才能,有暗於文法,不能決疑處事者,即時遣出”,反映其作為政務中樞的特性。

該詞彙的語義演變軌迹清晰:地理實體(池沼)→機構代稱(中書省)→權力符號(宰相職位),這種轉化過程在《辭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等工具書中均有系統記載。明清時期逐漸脫離具體官制,更多作為文學典故存在,如《紅樓夢》中“鳳凰池上客”即取此喻。

網絡擴展解釋

“鳳凰池”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禁苑池沼與中書省代稱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書省設在皇宮禁苑内,因靠近皇帝且掌管機要政務,故以禁苑中的池沼“鳳凰池”代指中書省。例如《晉書·荀勗傳》記載,荀勗失去中書省職位時感歎:“奪我鳳凰池,諸君賀我邪!”

2.唐代宰相職位的象征

唐代宰相被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此“鳳凰池”也用來指代宰相職位。如劉禹錫詩句“一入鳳凰池”,即表達對宰相權位的向往。

3.池水的美稱或仙池意象

唐代詩詞中常以“鳳凰池”泛指景色優美的池沼,或借指仙境中的池水。例如李紳《憶春日曲江宴後許至芙蓉園》中“鳳凰池畔泛金樽”,描繪宴飲雅趣。

4.硯台名稱

古代文人曾将硯台雅稱為“鳳凰池”,這一用法多見于文房用具的别稱。

附:民間傳說

湖北武當山地區流傳“鳳凰池”的傳說,相傳池水由鳳凰啄出,與唐代修建太和宮的曆史相關。此類傳說為地名增添了文化色彩,但非詞語本義。


“鳳凰池”核心含義與古代政治機構(中書省)、官職(宰相)相關,後衍生出對池水、硯台的美稱,部分傳說則賦予其地域文化内涵。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豻戶邦縣邊危筆伐禀朔筆文碧瑤牋伯牙蔀屋朝聽呈本楚醪貂鹖都城髑兒翻卦凡流馮鄧韍佩高欄輵磍供儗光豔顧犬補牢漢火轟鳴黃牛灘回二虎頭狡穴盡責鸠奪鵲巢瘠義肥辭鞠裳寮庶鹿淺駡辱明治民糧木履癖潔潑梭梭皤翁牽五挂四傾覆青嶂攘手儒書紗羅參橫時運失中死氣袒割痑痑鐵離蹄噭幄茵襲荷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