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的意思、呂蒙的詳細解釋
呂蒙的解釋
呂蒙(178-219) : 三國吳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曾從孫權攻戰各地,任橫野中郎将。後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曾接受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魯肅死,他代領其軍,襲破關羽,占領荊州。不久病死。
詞語分解
- 呂的解釋 呂 ǚ 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有六種,總稱“六呂”。 姓。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蒙的解釋 蒙 (矇) ē 欺騙:蒙騙。蒙哄。蒙事。欺上蒙下。 昏迷,眼發黑:蒙頭轉向。 胡亂猜測:瞎蒙。 受 蒙 (④濛) é 沒有知識,愚昧:啟蒙。發蒙。蒙昧。 遮蓋起來:蒙罩。蒙子。蒙蔽。 受:承蒙。蒙難
網絡擴展解釋
呂蒙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東吳的重要将領,其人物形象和事迹在曆史與文學中均有重要地位。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姓名:呂蒙,字子明,别名呂虎威。
- 生卒年份:約公元178年(或180年)至219年(或220年)。
- 籍貫: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 身份:東吳名将,官至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二、生平與事迹
-
早年經曆
出身行伍,早年以勇猛著稱,隨孫策、孫權征戰,參與赤壁之戰、攻黃祖等戰役,累功封橫野中郎将。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典故
因文化水平低曾被輕視,後接受孫權勸學,發憤研讀史書、兵書,終成智勇雙全之将。魯肅贊其“非複吳下阿蒙”,留下“刮目相待”的成語。
-
主要成就
- 軍事:攻占皖城、智取荊州三郡,指揮“白衣渡江”奇襲關羽,助東吳奪取荊州。
- 治軍:以嚴明軍紀著稱,襲荊州時禁止擾民,赢得民心。
三、曆史評價
- 個人特質:從“一介武夫”逆襲為儒将,體現“勤能補拙”的典範。
- 後世影響:毛澤東曾稱贊其能力,建議解放軍将領研讀《呂蒙傳》。
- 典故相關:名字衍生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象征通過學習實現蛻變。
四、其他信息
- 去世原因:襲取荊州後不久病逝,具體病因史料未詳載。
- 廉潔事迹:不貪公家財物,臨終前将賞賜盡數歸還朝廷。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或權威曆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呂蒙的意思
《呂蒙》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呂蒙。他是三國時期東吳國的将領,以其智勇才華而聞名。這個詞也可以用來形容有智慧和勇氣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呂(吅部,8畫)蒙(艹部,13畫)
來源和繁體
呂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三國演義》這本文學作品中,描寫了呂蒙在東吳軍隊中的事迹。它在繁體字中的形式為「呂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中國人在寫呂蒙這個詞的時候,使用的是不同于現代的漢字寫法。具體的古代寫法是「呂」和「蒙」,字形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
例句
1. 呂蒙是一位聰明有勇氣的将領,他的智謀為東吳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2. 呂蒙的戰略決策為他赢得了衆人的尊重和贊譽。
組詞
呂蒙(名字)、呂蒙之智(形容詞短語)、呂蒙的戰略(名詞短語)
近義詞
聰明、機智、智勇、智謀
反義詞
愚蠢、無知、膽小、無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