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諸洪喬”是一個成語,源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中的典故。以下是詳細解釋:
比喻書信遺失或未能送達。其核心含義是信件因意外原因(如人為丢棄)未能到達收件人手中。
晉朝人殷羨(字洪喬)被任命為豫章太守,離京赴任時,許多人托他帶書信給親友。他行至石頭渚(今南京附近),将百餘封信全部投入水中,并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緻書郵。”
現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描述因意外導緻信息未能傳遞的情況。例如:“因戰亂頻發,許多家書付諸洪喬。”
若需更多例句或相關典故擴展,可參考《世說新語》原文或其他古籍文獻。
《付諸洪喬》是指把事物引申到廣大範圍内或者投入到重大行動中。這個詞多用于形容一個行動或者計劃的規模龐大、力度強大。
《付諸洪喬》的拆分部首是“⼤”、“⽔”和“乙”,總共8個筆畫。
《付諸洪喬》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下》:“《尚書·虞書》曰:‘犬有衆犬之詞,馬有衆馬之誘。今大人有仁義之心,必畏其行與天下,而以為決。”其中,“付諸洪喬”的“洪喬”指的是衆人,因此表示事物的規模和力度很大。
《付諸洪喬》在繁體中的寫法為「付諸洪喬」。
古時候《付諸洪喬》的漢字寫法為「付諸洪僑」,比現代漢字多了一個“僑”字。
他決定把這項計劃《付諸洪喬》,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
展開洪喬、實施洪喬、投身洪喬
付之度外、大刀闊斧、大刀肆意、規模宏大
小題大作、小題大做、小題大算、小題大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