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的别名。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鳥獸草木》:“白額侯,虎也。”
“白額侯”是中國古代對虎的别稱,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白額侯”專指老虎,源于虎的典型外貌特征——額頭帶有白色斑紋。該稱呼屬于文學化的代稱,常見于詩詞或典籍中。
詞源與文獻依據
最早記載于宋代葉廷珪的《海錄碎事·鳥獸草木》:“白額侯,虎也。”。其中“侯”是古代爵位名稱,此處以尊稱突顯虎的威嚴。
發音與結構
拼音為bái é hòu(白:第二聲;額:第二聲;侯:第四聲),由“白額”(白色額頭)與“侯”(尊稱)組合而成,屬于偏正結構的複合詞。
用法示例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比喻或借代,例如:“山林深處隱白額侯,樵夫不敢獨行。”現代使用較少,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冷僻詞彙,現代漢語中更常用“虎”“老虎”等直接稱謂。近義詞包括“山君”“大蟲”等,反義詞無明确對應。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中的用例,可參考《海錄碎事》相關章節或宋代詩詞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