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蠶箔的意思、蠶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蠶箔的解釋

[a bamboo (or reed) tray for raising silkworms] 養蠶用的平底竹編器具

詳細解釋

亦作“ 蠶薄 ”。一種以竹篾或葦子等編成的養蠶器具。 唐 陸龜蒙 《崦裡》詩:“處處倚蠶箔,家家下魚筌。” 宋 梅堯臣 有《和孫端叟蠶具·蠶薄》詩。 明 唐寅 《長拍·春情》曲:“蠶箔吐新絲,一似我柔腸萬千愁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蠶箔是傳統養蠶工具,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蠶箔(又稱“蠶薄”)是以竹篾、萑葦或細竹編織而成的平底器具,主要用于放置桑葉供蠶蟲進食及結繭。其形狀多為圓形或長方形,具有透氣性好的特點。

二、結構與功能

  1. 典型尺寸:高約1.5米,寬約1米,分層設置網狀空間;
  2. 使用場景:蠶蟲在箔上完成吐絲結繭過程,每個蠶箔可産出約5.5斤蠶繭;
  3. 材質優勢:竹編結構既保證承重能力,又便于通風防潮。

三、曆史文獻記載 • 唐代陸龜蒙《崦裡》提及“處處倚蠶箔”; • 明代唐寅《長拍·春情》描述“蠶箔吐新絲”; • 宋代梅堯臣有專述蠶具的詩作。

注:該器具現仍在中國部分傳統養蠶地區使用,更多古代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蠶箔(cán bó)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蠶繭上的蛻變箔。該詞彙的部首為蟲字旁,其中部首“蟲”表示與蟲有關。蠶箔的筆畫總計為11畫。 關于蠶箔的來源,它最早是由蠶還未蛻變時萦繞在蠶繭上的絲線演變而來。在農耕社會中,人們通過蠶繭的蛻變過程觀察出了蠶箔,并将其用于紡織品等方面。 蠶箔一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和簡體一樣,都是“蠶箔”。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對于蠶箔一詞而言,考究其古時寫法并不常見。所以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蠶箔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一緻。 蠶箔的例句如下: - 她将蠶箔攙雜在織物中,增加了材料的光澤。 - 我們可以從處理蠶箔的工藝中,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技巧。 蠶箔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可能較少,由于它是一個固定詞組,所以具體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需要更多的文本背景才能确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