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蘇轼 《岐亭》詩之五:“一歡甯複再,起舞花堕帻。”
“複再”的漢語詞典釋義
“複再”是由“複”與“再”兩個近義語素構成的複合詞,在古漢語與現代漢語中均表示動作的重複或延續,但語義側重略有差異。
重複發生
指同一行為或事件多次出現,強調動作的反複性。
例:“病愈後複再發作。”(《漢語大詞典》)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條目“複再”。
重新進行
表示中斷後再次開始,隱含“重新”“又一次”之意。
例:“失敗後複再嘗試。”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持續狀态
用于描述動作或狀态的延續,常見于文言句式。
例:“風雨複再,連日不絕。”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條目“複”。
“複”與“再”的差異:
“複”側重恢複或延續(如“複職”),而“再”強調次數(如“再次”)。二者組合後兼具重複性與延續性。
來源:王力《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第128頁。
古今用法演變:
古代多作副詞(如《漢書》“複再舉兵”),現代漢語中因語義重複,使用頻率降低,多見于書面語或固定搭配。
來源:《漢語語法史》,王力著,中華書局。
“匈奴複再犯邊。”(表動作反複)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燈火複再明,人影倏現。”(表狀态重現)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
詞彙 | 側重 | 例句 |
---|---|---|
複再 | 重複+延續 | 災禍複再降臨。 |
反複 | 多次重複 | 反複練習。 |
再度 | 明确第二次 | 再度啟程。 |
來源:《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朱景松主編,語文出版社。
參考文獻原文鍊接(部分可公開訪問資源):
(注:部分古籍原文需通過權威出版社紙質書或訂閱數據庫驗證。)
“複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呈現:
“複再”表示“再一次”,強調重複或延續的動作。該詞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主要用于古代詩文。
該詞出自宋代蘇轼《岐亭》詩之五:“一歡甯複再,起舞花堕帻。” 此句通過“複再”表達歡聚難再的感慨,體現其強調重複的語義功能。
該詞屬于古語殘留用法,現代漢語中更常用“再次”“重複”等替代詞。需注意語境適配性,避免在現代口語或書面表達中誤用。
可通過《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查閱更詳盡的文言用例。
卑以自牧鬓鴉不宣而戰殘疾人活動日昌門闡揚宸景吃碰闖進傳人詞乖聰睿倒台彫靡鼎綸東半球頓引迩英非語分毫無爽估産龜玉古迹股權公司寒室見米皦絜驕沓禁系譏彈蠲糨紙刊職雷大使冷眼靈氛落産莫言嬭婆囊被南陌念舊農歌袍仗起床寝廢囚山然荻讀書慎護視微知著時文十一樹墩疏剪胎具套紅外氅慰結戊申賢重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