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冕的意思、襟冕的詳細解釋
襟冕的解釋
衣襟和冠冕。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南齊書·崔祖思傳》:“《禮》《誥》者,人倫之襟冕,帝王之樞柄。”
詞語分解
- 襟的解釋 襟 ī 衣服的胸前部分:大襟。對襟。底襟。襟帶(亦喻山川屏障環繞,地勢險要)。襟要(亦喻軍事上險要的地理位置)。 胸懷,抱負:襟懷。胸襟。 姐妹的丈夫之間的稱呼:連襟。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
- 冕的解釋 冕 ǎ 中國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員們戴的禮帽,後專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衛冕(衛護帝王頭上的皇冠,喻維護帝王的最高統治權力或保持體育競賽中的上屆冠軍稱號)。 筆畫數:; 部首:冂;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襟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
字面含義
由“襟”和“冕”組成:
- 襟:指衣襟,即上衣的前幅,象征覆蓋與包容,引申為胸懷、抱負(如“襟懷”)。
- 冕:古代帝王或諸侯的禮冠,象征權力與地位,後也指競賽中的冠軍榮譽(如“衛冕”)。
-
比喻義與用法
兩字組合後,比喻事物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例如《南齊書·崔祖思傳》提到:“《禮》《诰》者,人倫之襟冕,帝王之樞柄。”此處将儒家經典《禮》和《诰》比作維系人倫秩序的核心。
-
語境關聯
該詞多用于強調某事物在整體中的關鍵性,常見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
近義詞擴展
類似表達包括“樞柄”“綱領”等,均指向核心或主導部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南齊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襟冕》是一個多音字詞,它的意思包含了“襟”和“冕”兩個部分。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它的部首和筆畫。其中,“襟”的部首是“衣”,它的筆畫數是10畫;“冕”的部首是“冖”,它的筆畫數是5畫。
關于《襟冕》這個詞的來源,它源于《詩經·大雅·襟》:“既替餘以襟,又申之以冕。”其中,“襟”指衣襟,這裡可以理解為穿上了外衣;“冕”是古代帝王所戴的頭冠,表示尊貴和威嚴。
在繁體字中,詞語《襟冕》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襟冕》的寫法受到了一些不同的演變,但基本的字形還是保留了下來。在秦漢時期,“襟”的字形是“衿”,圖形表現為“纟”(絲)+“巾”(頭巾);“冕”的字形依然是現在的樣子。
下面給出一些有關《襟冕》的例句,以便更好地理解這個詞的使用:
1. 他穿上華麗的襟冕,顯得非常莊重和威嚴。
2. 受到邀請的來賓們都身穿襟冕,出席了盛大的宴會。
組詞方面,以“襟”為例,我們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襟懷(胸懷寬廣);襟翼(指元宵節時兒童身穿的襟翼服飾);胸襟(心胸開闊)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選擇“衣冠”。它們都指代表示尊貴、莊重的外衣或頭冠。
反義詞方面,我們可以選擇“破衣爛冠”。它意味着穿着褴褛、破爛不堪的衣物和不堪一擊的頭冠,用以形容失去威嚴和尊貴的形象。
通過對《襟冕》這個詞的認識,我們不僅了解了它的意思、部首和筆畫,還了解了它的來源、繁體字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這樣的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