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罴當道的意思、老罴當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罴當道的解釋

《北史·王罴傳》載: 王罴 除 華州 刺史,“嘗修州城未畢,梯在城外。 神武 遣 韓軌 、 司馬子如 從 河 東宵濟襲 羆 , 羆 不覺。比曉, 軌 衆已乘梯入城。 羆 尚卧未起,聞閤外洶洶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卧,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按, 宋 王安石 《輒次公辟韻書公戲語申之以助發一笑》詩:“老羆豈得長高卧,雛鳳仍聞已間生。”即用此典。後亦喻猛将坐鎮要沖。亦作“ 老熊當道 ”。 清 錢謙益 《元日雜題長句》之五:“老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老罴當道”是一個古代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釋義

比喻猛将鎮守要塞,或形容重要人物堅守關鍵崗位。其中“罴”(pí)指棕熊,象征威猛;字面意為“老熊擋在路中間”,引申為強者鎮守要地。


出處與典故

源自《北史·王罴傳》:北魏将領王罴鎮守華州時,敵軍趁夜偷襲。他聞訊後赤身露髻、手持白棒沖出,大喝:“老罴當道卧,貉子那得過!”敵軍驚退。後以“老罴當道”贊其勇猛守關之舉。


用法與特點

  1. 結構:主謂式成語,含褒義。
  2. 適用場景:多用于形容武将或關鍵人物鎮守要地,如“老罴當道,敵軍難犯”。
  3. 近義詞:老熊當道。
  4. 注意:易誤寫為“老罷當道”或誤讀“罴”(pí)為“罷”(bà)。

示例

清代錢謙益《元日雜題長句》曾用:“老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此處“老熊”與“老罴”同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更多用例,可參考《北史》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罴當道

“老罴當道”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老資格、老道、老成的人當道或者處于主導地位。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經驗豐富、深得人們敬仰和信賴。

拆分部首和筆畫:老(⺗,4畫)、罴(罒,罓,10畫)、當(⺞,5畫)、道(⻌,20畫)。

來源:《老子·道德經》中的“老子何曾有老,吾是以知老也”的引用。後來,這個成語演變成了現在的用法。

繁體:老罴當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沒有具體的古代寫法,因為這個成語在古代并不存在,隻是後來引用了《道德經》中的語句才形成了這個成語。

例句:他已經在這個領域工作了二十多年,經驗非常豐富,可以說是老罴當道。

組詞:老成、資格、老道

近義詞:老當益壯、老當益壯、長者當道

反義詞:新人當道、初出茅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