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火鏡 ”。
“火鑒”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古代指太陽
出自《南齊書·天文志贊》等典籍,如“陽精火鏡,陰靈永存”,以“火鏡”比喻太陽的熾熱光輝,《西遊記》中亦有類似用法。
指凸透鏡(聚光取火工具)
古代利用凸透鏡聚集日光生火,見于《新唐書·李靖傳》中的記載:“火鑒、大觿、算囊等物”,清代文獻也提及火鑒可替代煤炭。
現代引申義
部分詞典解釋為“火鏡”的異形詞,拼音為huǒ jiàn,注音符號ㄏㄨㄛˇ ㄐㄧㄢˋ。
“火鑒”也是當代藝術家筆名/本名,其生平如下:
如需更詳細古籍例證或藝術成就,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相關藝術評論。
《火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火的判斷和鑒别”。它是由“火”和“鑒”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火鑒》的拆分部首是火字的“火”部,拆分後的筆畫數為4+4=8。
《火鑒》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根據《漢語大字典》的解釋,《火鑒》最早見于南朝宋劉宋時期的李崇嗣所著的《文字紀麗譜》一書中,意為“火的辨别”。後來逐漸演變成“火的判斷和鑒别”的意思,成為一個獨立的詞語。
《火鑒》的繁體字為「火鑑」。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火的寫法和現在基本保持一緻。而“鑒”字在古代有多種不同的寫法,常見的有“鍳”、“鑒”等。不同的寫法主要是一些細節上的差異。
1. 這部小說是對社會現象的火鑒,指出了許多問題。
2. 做生意需要有火鑒,才能避免吃虧。
1. 火鑒能力
2. 火鑒技巧
3. 火鑒水平
1. 火眼金睛
2. 辨别火候
3. 觀火識人
1. 盲目判斷
2. 不分青紅皂白
3. 見風使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