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象的意思、大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象的解釋

(1).《易》傳之一。以卦象為根據來解釋卦辭。《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唐 孔穎達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總象一卦,故謂之大象。”

(2).大道,常理。《老子》:“執大象,天下往。” 河上公 注:“象,道也。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之。” 晉 幹寶 《晉紀總論》:“昔 高祖 宣皇帝 ,以雄才碩量,應運而仕……於是百姓與能,大象始構矣。”

(3).猶天象。舊指日月星辰運行等天文現象,有時亦指氣象現象。 晉 陸機 《應嘉賦》:“寄沖氣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羅。” 晉 陶潛 《詠二疏》:“大象轉四時,功成者自去。” 唐 楊炯 《登秘書省閣詩序》:“觀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

(4).動物名。即象。《後漢書·和帝紀》:“﹝ 永元 ﹞六年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譯獻犀牛、大象。”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大象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大象是漢語中對長鼻目象科哺乳動物的統稱,其詳細釋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1. 詞典核心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定義“大象”為“體型龐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特征為長鼻、大耳、柱狀四肢,分亞洲象與非洲象兩類”。該詞源于古代漢語“象”字,甲骨文中已出現象形符號,指代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巨獸(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生物學特征

    大象具有顯著的物種屬性:成年個體體長可達3-7米,體重約2-8噸,以植物為食,壽命60-70年。其長鼻由肌肉與神經高度分化而成,兼具呼吸、取食、交流等功能(來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志·獸綱》)。

  3. 文化象征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大象象征“吉祥”“太平”,《宋書》記載“白象至,天下平”。印度文化中,象頭神伽内什代表智慧與財富;非洲多國将大象視為力量與團結的圖騰(來源:北京大學《東亞文化符號研究》)。

  4. 現代引申含義

    當代語境下,“大象”可喻指龐大而難以忽視的事物,如“房間裡的大象”形容集體沉默的顯性問題。該用法常見于社會科學領域(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現代漢語比喻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大象”是長鼻目象科哺乳動物的統稱,主要分為非洲象和亞洲象兩種。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生物學特征

  1. 體型與外貌
    大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動物,成年個體體重可達3-8噸。其顯著特征包括:

    • 長鼻:由鼻和上唇融合而成,兼具呼吸、取食、搬運等功能;
    • 象牙:上門齒特化形成的獠牙(亞洲象雌性通常無外露象牙);
    • 大耳:非洲象耳朵尤其寬大,用于散熱。
  2. 生态習性
    大象為群居動物,以家族為單位活動,以樹葉、草、水果等植物為食,每日需攝入150-300公斤食物。壽命可達60-70年,具有高度社會性和複雜的情感表達能力。


二、文化象征

  1. 亞洲文化
    在印度教中,象頭神伽内什象征智慧與破除障礙;佛教文化中,白象代表祥瑞。中國傳統文化則視大象為“太平有象”的吉獸。

  2. 西方寓意
    英語諺語“大象永不忘記”(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強調其記憶力;現代環保運動中,大象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标志物種。


三、生存現狀

由于象牙盜獵、栖息地破壞等因素,非洲象被列為瀕危物種(IUCN紅色名錄),亞洲象為瀕危物種。全球現存約40萬頭非洲象和5萬頭亞洲象,保護行動包括禁止象牙貿易、建立保護區等。

别人正在浏覽...

阿的平班春八音變壞變物避骢馬不如意禅僧趁趕丹方道學先生導以取保丁簾阸會妨蔽豐裕高豔館人歡好胡奴加持洊疊截替禁中窘步積愫廄将拘集墾耨老婦累進累綴令聞留影莅止氓征民有菜色木榇木章區别熱烘烘冗渎撒溲山瀑善秀生角生儒鼪鼯之徑釋藏視印實字孫郎堂扁抟搖馱家外強中幹晩膳僞飾無本寫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