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易》傳之一。以卦象為根據來解釋卦辭。《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唐 孔穎達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總象一卦,故謂之大象。”
(2).大道,常理。《老子》:“執大象,天下往。” 河上公 注:“象,道也。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之。” 晉 幹寶 《晉紀總論》:“昔 高祖 宣皇帝 ,以雄才碩量,應運而仕……於是百姓與能,大象始構矣。”
(3).猶天象。舊指日月星辰運行等天文現象,有時亦指氣象現象。 晉 陸機 《應嘉賦》:“寄沖氣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羅。” 晉 陶潛 《詠二疏》:“大象轉四時,功成者自去。” 唐 楊炯 《登秘書省閣詩序》:“觀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
(4).動物名。即象。《後漢書·和帝紀》:“﹝ 永元 ﹞六年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譯獻犀牛、大象。”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大象漢語 快速查詢。
“大象”是長鼻目象科哺乳動物的統稱,主要分為非洲象和亞洲象兩種。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體型與外貌
大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動物,成年個體體重可達3-8噸。其顯著特征包括:
生态習性
大象為群居動物,以家族為單位活動,以樹葉、草、水果等植物為食,每日需攝入150-300公斤食物。壽命可達60-70年,具有高度社會性和複雜的情感表達能力。
亞洲文化
在印度教中,象頭神伽内什象征智慧與破除障礙;佛教文化中,白象代表祥瑞。中國傳統文化則視大象為“太平有象”的吉獸。
西方寓意
英語諺語“大象永不忘記”(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強調其記憶力;現代環保運動中,大象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标志物種。
由于象牙盜獵、栖息地破壞等因素,非洲象被列為瀕危物種(IUCN紅色名錄),亞洲象為瀕危物種。全球現存約40萬頭非洲象和5萬頭亞洲象,保護行動包括禁止象牙貿易、建立保護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