綳吊的意思、綳吊的詳細解釋
綳吊的解釋
見“ 綳扒弔拷 ”。
詞語分解
- 綳的解釋 綳 ē 綳 ě 綳 è 均見“繃”。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 吊的解釋 吊 à 祭奠死者或對遭到喪事的人家、團體給予慰問:吊喪。吊孝。吊唁。憑吊。 慰問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吊。 懸挂:上吊(自缢)。吊燈。 把毛皮綴在衣面上:吊皮襖。 提取,收回:吊銷執照。 中國舊時錢币單
網絡擴展解釋
“赗吊”(拼音:fèng diào)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指在喪葬儀式中贈送車馬等財物以幫助辦理喪事,并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以下是具體解釋:
-
詞義
“赗”指贈送財物助辦喪事,“吊”指哀悼逝者。兩字結合後,特指通過贈送車馬等實物表達對逝者家屬的慰問,這一行為常見于古代喪葬禮儀。
-
文獻依據
《新唐書·李臯傳》中記載:“淮西平,乃請護喪歸東都,帝走中人賵弔。”這裡的“賵弔”即“赗吊”,體現了帝王對臣子喪事的重視。
-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屬于生僻詞,主要用于古籍或特定文化研究場景。
需要注意的是,“綳吊”一詞在現有資料中未見明确解釋,可能是“赗吊”的誤寫。建議結合上下文确認具體用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綳吊(bèng diào)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懸挂物體的繩子。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糸和吊。糸(mì)是絲的意思,吊(diào)表示懸挂。綳吊是這兩個字的結合,指的是用絲繩或線懸挂物體的動作或工具。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的生活中,人們常常需要懸挂物品,比如挂鐘、窗簾等。因此,綳吊這個詞出現了。它的繁體形式是繃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繳字有時候寫作「糸朝」、「糸川」,而吊字有時候寫作「亞川」、「咼川」。這些寫法在今天并不常見,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審視古代文獻和字典來了解古代漢字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用綳吊把畫挂在牆上。
除了綳吊,我們還可以組詞來表達相關的意思。比如綳索(bèng suǒ)表示懸挂物品的繩索,綳帶(bèng dài)表示用于懸挂的帶子等。
與綳吊相關的近義詞是挂繩(guà shéng),表示同樣的意思。
反義詞則是托盤(tuō pán),表示放置物體的平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