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抚心的意思、抚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抚心的解释

(1).谓收敛心神。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序:“於是抚心定气,復见所梦。”

(2).抚摸6*胸口。表示感叹。《列子·汤问》:“ 师襄 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明 夏完淳 《怀李舒章》诗:“引领不可见,抚心徒自伤。” 马骏声 《端阳赫丽楼独酌》诗:“客里光阴草草过,抚心高蹈奈愁何!”

(3).抚摸6*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明 于谦 《辞钦赐第宅疏》:“臣羌无分寸之功,而叨受非分之赐,抚心如惧,揣分何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受圣主累世豢养之恩,怀名师特达知遇之感,抚心切齿,罔报涓埃。”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抚心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抚心是汉语书面语中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动词短语,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1. 字面动作与基本义

    指用手抚摸胸口或心脏位置的动作。这一动作常是人在情绪激动时无意识的身体反应,用以安抚内心的波澜。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引申义:自我反省与愧疚

    最常用的引申义是表示因做错事或未能尽责而感到自责、愧疚、痛心。此时“抚心”带有强烈的自省和悔恨色彩,常与“自问”连用,如“抚心自问”。

    例:面对失败,他抚心自问,深感愧疚。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

  3. 引申义:悲痛与哀叹

    用于表达极度悲痛、伤心或感慨时的情状。此时动作本身象征着试图平复内心的巨大痛苦或哀伤。

    例:听闻噩耗,她抚心恸哭。

    来源:《汉语大词典》、《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4. 文言用法

    在古汉语中,“抚心”也可直接表示“拍打胸膛”,是表达悲愤、感慨或呼号的强烈肢体语言。

    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其文中有“抚心而泣血”之句(此为文学化表达,非直接引用)。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抚心”一词由具体的身体动作(抚摸胸口)衍生出抽象的情感表达,主要用于刻画自责、愧疚、悲痛、感慨 等强烈内心活动,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和情感深度。其权威释义主要参考自《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经典汉语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抚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析,结合古籍例证和现代用法:

  1. 收敛心神
    指通过抚摸胸口或调整呼吸来平复情绪、集中注意力。如战国宋玉《神女赋》序中“抚心定气,复见所梦”,即通过此动作恢复冷静状态。

  2. 表达感叹或悲痛
    动作上抚摸胸口,常伴随强烈情感。例如:

    • 《列子·汤问》中师襄“抚心高蹈”赞叹琴艺;
    • 曹植《赠白马王彪》“抚心长太息”抒发哀伤。
  3. 自我反省
    通过触摸胸口象征内省,如马骏声诗句“抚心高蹈奈愁何”,体现对自身处境的审视。

使用注意:该词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境,现代口语较少使用。其情感色彩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既可表深沉感慨,亦可表理性反思。

别人正在浏览...

阿父背群迸点辨丽边黎骖鸾蚕曲倡园程朱楚籗打瓦笃诚对文敦贞堕替二十四番花信风盖然判断感悼搞糟庋间熯热黑室亨人黄门狱昏上虎书减贾较辨颗恰苦莘牢牲礼轻情意重柳梢留阻陆路鹿头栅马拉松赛跑蛮歌獠语氓家名品闹鱼花牌长炮位缲丝桥直骑斗青色轻载秋天全贵释难水脚酸赭宿莽吞声忍气外愚内智诬行乡末卸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