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凝邈的意思、凝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凝邈的解釋

(1).深遠。《梁書·元帝紀》:“日者,百司嶽牧,祈仰宸鑒。錫珪之功,既歸有道,當璧之禮,允屬聖明;而優詔謙沖,窅然凝邈。飛龍可躋,而《乾》爻在四;帝閽雲叫,而閶闔未開。”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頌序》:“公卿庶尹,遐邇牧嶽,僉以天平地成,千載之嘉會;登封降禪,百王之盛典。宜其金泥玉檢,展禮介丘;飛聲騰實,常為稱首。天子為而不恃,成而不居,沖旨凝邈,固辭弗許。”

(2).指渺茫不着邊際。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多歧空擾擾,幽室竟倀倀。凝邈為時範,虛空作士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凝邈”是一個較為典雅且略顯古意的漢語詞彙,由“凝”和“邈”兩個語素複合而成,主要用于形容一種深遠、幽靜、不可企及的狀态或意境。其含義可以從字源和用法兩方面進行解析:

  1. 字義分解與合成:

    • 凝:本義指液體由流動變為靜止、聚集不散,引申為專注、集中、凝聚、深沉之意。如《說文解字》釋“凝”為“冰也”,段玉裁注:“冰,水堅也…引申之,凡聚集不散謂之凝。” 它強調一種内在的、靜止的、厚重的狀态。
    • 邈:本義指遙遠、久遠、曠遠。《說文解字》釋“邈”為“遠也”。它強調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感、遼闊感和不可觸及感。
    • 合成義“凝邈”:結合兩字,“凝邈”形容一種既深沉内斂(凝)又悠遠曠達(邈)的境界或狀态。它描繪的是一種深邃、幽遠、甯靜、仿佛時間空間都凝聚延展的意境,常帶有超脫塵世、難以企及或令人神往的意味。
  2. 用法與意境: “凝邈”多見于古典詩文或追求典雅表達的現代文中,用以描繪:

    • 深遠的意境:如山水之幽深曠遠、曆史之悠長深邃。
    • 超脫的神态或氣質:形容人物神情、思緒或風度的深遠、沉靜、不可捉摸。
    • 時間或空間的永恒感與距離感:表達一種超越當下、連接古今或天地宇宙的宏大感。

權威引用參考:

“凝邈”意指深遠、幽靜、凝聚而不可企及。它融合了“凝”的深沉、專注、靜止與“邈”的遙遠、曠達、悠長,常用來描繪深邃的意境、超然的氣質或宏大的時空感,是一個富有詩意和哲學意味的詞彙。其理解需建立在權威字典對“凝”、“邈”的釋義基礎之上,并參考其在古典文獻中的實際運用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凝邈”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níng miǎo,通常用于形容深遠或抽象的概念。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一、基本含義

  1. 深遠:指空間或時間上的遙遠、深邃,常用于描述意境高遠或思想深邃的狀态。
  2. 渺茫不着邊際:形容虛無缥缈、難以捉摸的事物或情感。

二、詳細解釋與用法

  1. 字義分析

    • 凝:本義為氣體或液體變為固體,引申為專注、凝聚(如“凝神”)。
    • 邈:意為遙遠、不可及(如“邈不可見”),也有超越、高遠之意。
      組合後,“凝邈”既可指具象的深遠,也可形容抽象的思想或意境(如文學作品中的高遠境界)。
  2. 文學引證

    • 古籍用例:如《梁書·元帝紀》中“窅然凝邈”,描述帝王謙沖深遠的姿态。
    • 詩詞擴展:唐代李商隱詩句“凝邈為時範”,比喻超脫世俗的品格。

三、應用場景

  1. 文學藝術:贊美文章、畫作的意境高遠或言辭精妙。
  2. 人物描寫:形容人的思想深邃或才情卓越(如“凝脂點漆”形容才貌雙全)。
  3. 哲學讨論:用于表達對抽象概念(如時間、宇宙)的思考。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詩詞用例,可參考《梁書》或李商隱詩作。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搭背哀杖百日王朝桲羅不能勾不知貴賤穿掘畜聚楚山巫水淡慮定員方外之人風格風性幹輔合穗講鼓哜哜嘈嘈進號酒酣九體紀限儀峻朗沮衂窟薮老湯樂祖憐香惜玉疠風黎烝馬腹蒙塵棉力缪説納污藏垢侬阿旁坐骠信起茶侵逼青口白舌讓挹閏雙聖時攝召斯洛文尼亞送梅雨松堂夙舊縮聚他懑填海銅龍通術亡賴僞巧文房四物文韬武略鄉規民約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