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俛首帖耳的意思、俛首帖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俛首帖耳的解釋

馴服恭順貌。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俛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俛首帖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ǔ shǒu tiē ěr(部分注音差異源于古漢語讀音演變),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卑屈、馴服恭順的樣子,通常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與出處

  1. 含義
    字面指低頭貼耳,表現對他人極度順從的姿态,常用于批評缺乏主見或過度迎合權威的行為。出自唐代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俛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2. 結構解析

    • 俛首:低頭,表示謙卑;
    • 帖耳:耳朵緊貼(頭部),象征馴服。兩詞組合強化了恭順、不敢違抗的意象。

使用場景與語境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 反義詞
俯首帖耳、唯唯諾諾 桀骜不馴、剛正不阿
低眉順眼、言聽計從 特立獨行、甯折不彎

注意點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韓愈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俛首帖耳》這個詞的意思是低頭迎接。它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亻】、【口】、【耳】。其中,【亻】表示人,【口】表示嘴巴,【耳】表示耳朵。根據筆畫數來看,【亻】部有2畫,【口】部有3畫,【耳】部有6畫。 《俛首帖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禮儀規範中,俛首指的是低頭緻敬,表示尊敬和恭順之意;而帖耳則是用手捧耳,以示虛心傾聽。這個詞的意義融合了低頭緻敬和虛心傾聽的含義,形象地形容人以虛心态度迎接他人的意見和觀點。 在繁體字中,《俛首帖耳》的寫法為《俛首帖耳》。 古時候,《俛首帖耳》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所不同。具體來說,《俛首帖耳》的亻部在古代寫作【人】,而現代則寫作【亻】。此外,其他部首的寫法在古代和現代沒有明顯的變化。 以下是一個關于《俛首帖耳》的例句: 他向長者俛首帖耳,恭敬地傾聽着長者的教誨。 《俛首帖耳》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俛首(低頭緻敬)、帖耳(傾聽)、耳旁風(虛心聽取意見)等。 與《俛首帖耳》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恭敬、虛心、尊重。 與《俛首帖耳》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傲慢、自大、不聞不問。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