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祿豢的意思、祿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祿豢的解釋

猶祿餌。 宋 嶽珂 《桯史·乾坤鑒法》:“﹝ 王老志 ﹞所履既奇崛,道幽顯事,益涉於誕,惟掉頭祿豢,時出危言,與 靈素 等異趣為可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祿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指“祿餌”,即用俸祿作為誘餌,比喻官員被利益驅使而放棄原則。該解釋多見于宋代文獻,如《桯史·乾坤鑒法》中描述人物“掉頭祿豢”,意為拒絕俸祿誘惑。
  2. 引申義:部分現代解釋将其引申為“官員貪污受賄,為私利不擇手段”,通過“祿”(俸祿)與“豢”(養豬)的意象結合,暗喻官員貪婪索取。

二、詞源與構成

三、文獻用例

宋代嶽珂《桯史》中記載:“王老志……惟掉頭祿豢,時出危言”,此處“祿豢”指拒絕俸祿誘惑,保持正直立場。

四、使用場景

五、争議與辨析

部分工具書(如漢典)僅保留“祿餌”本義,而現代網絡釋義可能融合了引申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桯史》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祿豢

祿豢,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祿和豢。祿豢的意思是“俸祿”、“薪資”之類的概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祿字由示部和鹿部組成,示部在左,鹿部在右,祿字共有12個筆畫。豢字由豕部和犬部組成,豕部在上,犬部在下,豢字共有8個筆畫。

來源

祿豢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是古代對待官員的一種俸祿制度的稱呼。在古代,官員們是通過祿豢來獲取報酬和生活保障的。

繁體

祿豢的繁體字分别是祿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在形狀和書寫方式上有些許不同于現在,祿字古時候的寫法是禹上東下,而豢字古時候的寫法是豬上犬下。

例句

他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終于得到了豐厚的祿豢。

組詞

祿位、祿山、薪祿、俸祿

近義詞

薪酬、工資、待遇

反義詞

貧困、賦閑、無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