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祿餌。 宋 嶽珂 《桯史·乾坤鑒法》:“﹝ 王老志 ﹞所履既奇崛,道幽顯事,益涉於誕,惟掉頭祿豢,時出危言,與 靈素 等異趣為可稱。”
“祿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宋代嶽珂《桯史》中記載:“王老志……惟掉頭祿豢,時出危言”,此處“祿豢”指拒絕俸祿誘惑,保持正直立場。
部分工具書(如漢典)僅保留“祿餌”本義,而現代網絡釋義可能融合了引申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桯史》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祿豢,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祿和豢。祿豢的意思是“俸祿”、“薪資”之類的概念。
祿字由示部和鹿部組成,示部在左,鹿部在右,祿字共有12個筆畫。豢字由豕部和犬部組成,豕部在上,犬部在下,豢字共有8個筆畫。
祿豢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是古代對待官員的一種俸祿制度的稱呼。在古代,官員們是通過祿豢來獲取報酬和生活保障的。
祿豢的繁體字分别是祿豢。
古代的漢字在形狀和書寫方式上有些許不同于現在,祿字古時候的寫法是禹上東下,而豢字古時候的寫法是豬上犬下。
他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終于得到了豐厚的祿豢。
祿位、祿山、薪祿、俸祿
薪酬、工資、待遇
貧困、賦閑、無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