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兵的意思、監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兵的解釋

監軍。《史記·李斯列傳》:“ 始皇 有二十餘子,長子 扶蘇 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 上郡 , 蒙恬 為将。” 元 楊維桢 《送監郡觀闾公秩滿序》:“公獨佐監憲某官監兵某官,與賊持者十有三日。” 明 邵璨 《香囊記·分歧》:“上疏奏 承明 ,要除奸佞。卻被奸謀謫貶,遠塞監兵,飄飄置身一羽輕。”參見“ 監軍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監兵”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與神話背景區分:

一、官職含義(主要用法)

指代“監軍”,即古代軍隊中負責監督軍事行動的官職。

  1. 職能:代表君主或中央機構監督将領,确保軍令執行。如《史記》記載秦始皇長子扶蘇曾“監兵上郡”,與蒙恬共同駐守邊疆。
  2. 曆史用例:元代楊維桢《送監郡觀闾公秩滿序》、明代邵璨《香囊記》均提及該職,多與平亂、駐防相關。

二、神話含義(特殊用法)

象征西方之神白虎,屬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體系中的西方代表。

  1. 文化背景:四象源于古代天文與陰陽學說,白虎對應秋季、少陰,主殺伐,故被賦予“監兵”之名,含鎮守西方、執掌兵戈之意。
  2. 應用範圍:此用法多見于神話研究或特定典籍,日常語境較少使用。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香囊記》等古籍原文,或查閱四象文化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監兵

監兵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含義是監察或監督軍隊。它由“監”和“兵”兩個部分構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源:

《監兵》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文獻,如《漢書·白虎通義》等。在古代,國家常設監兵以監察軍隊,确保其紀律和作戰能力。

繁體:

繁體字的監兵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一定的差異。然而,監兵一詞的基本形态在古代并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被派去監兵,确保軍隊遵守紀律。

2. 統帥親自主持監兵,以保證戰争的順利進行。

組詞:

監兵可以與其他詞語結合進行組詞,如:

近義詞:

監兵的近義詞包括監察、監視、管轄等,它們都意味着對軍隊進行監督和管理。

反義詞:

監兵的反義詞是疏導,它意味着放松或減少對軍隊的監督和控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