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 北周 王褒 《别陸子雲》詩:“平湖開曙日,細柳發新春。” 唐 陳子昂 《萬州曉發寄蜀中親朋》詩:“遠岸孤煙出,遙峰曙日微。”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拟播布美術意見書》:“受者譬如曙日出海,瑤草作華,若非白癡,莫不領會感動。”
“曙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曙日”指黎明時分的朝陽,即太陽初升時的景象,強調天剛亮、晨光初現的時刻。例如唐代陳子昂詩句“遙峰曙日微”便描繪了這一自然景象。
在文學語境中,“曙日”常被用來比喻新時代的開啟或新希望的誕生。例如魯迅在美術評論中以“曙日出海”比喻藝術對心靈的啟迪。
近義詞:晨曦、朝陽;反義詞:暮日、殘陽。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進一步查閱“曙”的詳細字義。
曙日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黎明時分的太陽升起的時刻,意味着新的一天的開始和希望的到來。
曙日的部首是日(rì),筆畫數為6。
曙日一詞源于古籍《詩經》中的《文王之什》。在《詩經·小雅·曙而不窮》一章中就有“見曙于田,興言則蕃”這一句,在古代詩歌中用曙來形容太陽初升,日頭剛露出山頭的美景。
曙日的繁體字為「曙日」。
曙日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大緻相同,隻是在字形上有些微的差異。
1. 那天,我早早就起床,迎接着曙日的到來。
2. 在一片漆黑中,遠方透出了曙日的微光。
曙光、日出、黎明、拂曉
旭日、朝陽、晨曦
日落、黃昏、夜幕降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