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給數的意思、給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給數的解釋

捷速。《莊子·天地》:“ 齧缺 之為人也,聰明叡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 陳鼓應 注:“給數,捷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給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語境來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解釋,其核心含義如下:

  1. 基本釋義:供給的數量;限定的數額

    • 這裡的“給”讀作 jǐ,意為“供給”、“供應”、“使充足”。
    • “數”讀作 shù,意為“數目”、“數量”、“額度”。
    • 合起來,“給數”指按規定或需求所供給的物品、錢財等的具體數量或限額。它強調的是官方或制度規定的定量供給。
    • 來源依據:此釋義綜合了古代漢語常用詞義及在典籍中的用法,核心概念可在《漢語大詞典》關于“給”和“數”的相關條目中得到印證(《漢語大詞典》)。
  2. 詞源分析與用法:

    • “給數”一詞體現了古代行政管理、財政分配或物資調撥中對定量配給的重視。常見于涉及俸祿、軍需、赈濟等官方供給行為的文獻中。
    • 例如,在談論官員俸祿或士兵糧饷時,“給數”即指朝廷規定發放的具體數額。
    • 來源依據:對古代典章制度詞彙的研究,如《辭源》等工具書對相關曆史詞彙的解析,以及古代經濟史、制度史研究著作(如《中國古代經濟史》相關論述)。
  3. 古籍例證(輔助理解):

    • 雖然“給數”作為固定搭配直接出現的經典例句相對較少,但其構成詞素的意義和用法在古代文獻中非常明确。例如,《管子·輕重乙》中有“請以令斷山木,鼓山鐵,是可以毋籍而用足。管子對曰:‘不可。今發徒隸而作之,則逃亡而不守;發民,則下疾怨上。邊境有兵,則懷宿怨而不戰。未見山鐵之利而内敗矣。故善者不如與民量其重,計其赢,民得其十,君得其三,有雜之以輕重,守之以高下。若此,則民疾作而為上虜矣。’” 其中讨論的“量其重,計其赢”即包含确定供給或征收數額的概念,與“給數”的“規定數額”内涵相通。
    • 來源依據:古代典籍原文及注釋(如《管子》),以及古漢語研究資料(如王力《古代漢語》相關章節)。

“給數”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按規定供給的數額”或“限定的供給量”,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方或制度框架下的定量配給行為。理解它需要結合“給”(jǐ, 供給)和“數”(shù, 數目)的本義及其在古代行政、經濟文書中的運用。

網絡擴展解釋

“給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進行解釋:

一、古籍中的原始含義(捷速)

根據《莊子·天地》記載,“給數”原指捷速、敏捷,形容人行動或思維迅速。例如:

“齧缺之為人也,聰明叡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
這裡“給數”與“敏”并列,強調反應迅捷的特性,屬于古代漢語用法。


二、現代引申含義(評價/估價)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對人或事物進行評判、打分,帶有“給予數值化評價”的引申義。例如:


三、使用注意

  1. 古籍用法更權威:高權威性來源(如、)均指向《莊子》中的“捷速”釋義;
  2. 現代用法存疑:的“評價”釋義雖存在,但其他權威古籍解析中未提及此引申,可能是現代新解或特定領域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在正式文本中使用時優先參考《莊子》原意,若涉及評價場景需注明引申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本枝不當奇長直大航丹青地斷琴返哺之恩芳荃粉面朱唇分數憤痛改稿概準官才光斯欣規勸詭勝鴻侈轟震化轉揮汗如雨呼儆扈獵谫智靓衣巾帽九霞巵鞠躬屏氣賃借論箸螺號慕仰排手匹婦溝渠勤動青藍冰水懃懇七人起竈趣旨攘狄生猛沈壓識面台官施手十族水勢松塔隧道門桃諸調息聽采恫怨誤車武城雞五音兒鄉禮襄王夢蕭曼邪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