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識面台官的意思、識面台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識面台官的解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七:“ 吳龍圖 中復 性謹約,詳於吏治,自 潭州 通判代還。 孫文懿公 為中丞,聞其名,初不之識,即薦為監察禦史裡行。或問 文懿 :‘何以不相識而薦之?’ 文懿 笑曰:‘昔人恥為呈身禦史,吾豈薦識面臺官耶?’當時服其公。”後以“識面臺官”為徇私薦人之典。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兩公當代大賢,以君為天下奇才,登之薦牘,此其儲才報國之心,非欲識面臺官,拜恩私室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識面台官”是一個源自宋代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拼音:shí miàn tái guān
字面拆分:識面(認識面容)+ 台官(禦史台官員)
實際含義:指通過私人關系推薦官員,後引申為徇私薦人的行為。

二、典故出處 源自《石林燕語》記載:宋代禦史中丞孫抃(文懿公)未見過吳中複,卻因聽聞其才能直接推薦為監察禦史。當旁人質疑時,孫抃回應:“昔人恥為呈身禦史,吾豈薦識面台官耶?”(前人羞于自薦,我怎會因私交舉薦?)。

三、用法解析

  1. 褒義用法:曆史上用于贊揚公正薦才(如孫抃未謀面而舉薦)。
  2. 貶義用法:後世多諷刺憑借私交而非才能的推薦行為。

四、延伸對比 需注意與“以貌取人”的區别:後者僅指通過外貌評判,而“識面台官”更強調人際關系影響選拔的官場現象。

五、現代啟示 該成語常用于批評人事任命中的裙帶關系,強調應建立客觀的選拔機制,如清代陳裴之《香畹樓憶語》中“非欲識面台官,拜恩私室者”即呼籲公正舉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識面台官》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識面台官》是指能夠判斷人的相貌特征和氣質的官員或者專家。他們通過對人的外貌和表情進行分析來評估其品性和個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識面台官》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讠”和“台”,拆分筆畫為10畫。

來源

《識面台官》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聊齋志異》中的一個故事。在故事中,有一座名為“識面台”的神秘廟宇,隻有擁有特殊能力的官員或者專家才能夠進入該廟,他們可以通過觀察人的面容來揭示隱藏在其内心深處的秘密。

繁體

《識面台官》的繁體字為「識面臺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具體的例子才能進行詳細描述。可是《識面台官》是一個現代詞彙,因此無法提供古時候的寫法。

例句

1. 他被尊稱為《識面台官》,因為他能夠憑借人的表情判斷出他們的内心想法。

2. 這位專家是一位著名的《識面台官》,他的分析能力讓人驚歎。

組詞

面相、台官、相貌、判斷、特征、氣質

近義詞

面相解讀師、面相專家、相人之術

反義詞

不知人心、無法判斷、無視外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