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調息的意思、調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調息的解釋

(1).調節呼吸。《摩诃止觀》卷四下:“初入定時,調身令不寬不急,調息令不澀不滑。” 宋 蘇轼 《龍虎鉛汞論》:“有隱者教餘曰:人能正坐瞑目,調息握固,心定息微,則徐閉之。”《紅樓夢》第十回:“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脈上,調息了至數,凝神細診了半天。”注:“中醫診脈,先穩定自己的呼吸,叫作‘調息’。”

(2).調解,平息争端。《資治通鑒·唐德宗興元元年》:“上曰:‘卿所料極善。然 李晟 移軍, 懷光 不免悵望,若更遣 建微 、 惠元 就東,恐因此生辭,轉難調息,且更俟旬時。’” 胡三省 注:“調息,猶今人言調停也。”

(3).調養将息。《紅樓夢》第十回:“此時精神實在不能支持,就是去到府上也不能看脈,須得調息一夜,明日務必到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調息在漢語詞典中的權威釋義涵蓋以下三層含義,分别源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詞典:

一、呼吸調節(氣功/醫學領域)

指通過意識控制呼吸頻率與深淺的養生方法,旨在調和氣血、平衡身心。中醫理論認為呼吸與髒腑功能密切相關,規律性調息可促進氣機暢通,常見于太極拳、冥想等實踐中。

來源:《中醫大辭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第2版;《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相關條目釋義。

二、情緒平複(心理學/日常用語)

表示通過自我調節使激動的情緒恢複平靜狀态,如“他深吸一口氣調息片刻,才繼續發言”。此用法強調心理狀态的主動調整。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3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相關例證。

三、利率調整(經濟學術語)

在金融語境中特指中央銀行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控行為,屬于宏觀經濟管理手段,如“央行宣布調息以穩定市場”。

來源:《金融大辭典》(中國金融出版社);《經濟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庫》。


應用場景示例:

以上釋義綜合國家級權威辭書定義,具體内容可進一步查閱商務印書館官網“現代漢語詞典”數字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醫術語庫”等專業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調息”是一個多維度概念,主要應用于氣功、中醫、養生等領域,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1. 氣功與養生角度
    調息是通過意識調整呼吸,使“意氣相合”,将後天呼吸轉化為先天真氣(即元氣)的修煉方法。其本質是調和呼吸與精神,增強身體機能,最終達到駕馭形氣、提升生命力的目的。

  2. 中醫與導引術角度
    在導引術中,調息被稱為“吐納”“練氣”,通過呼吸調整促進真氣運行、調和氣血、按摩内髒,并輔助意守入靜。


二、具體含義分支

  1. 調節呼吸

    • 基礎功能:穩定呼吸節律,如中醫診脈前需“調息”以穩定自身呼吸。
    • 進階要求:呼吸需達到“細、長、深、勻、緩”,通過數息法、聽息法等方法實現心息相依。
  2. 調養身心

    • 指調養休息,如《紅樓夢》中“調息一夜”指通過靜養恢複精力。
    • 宋代蘇轼在靜坐調息中培養元氣,協調髒腑功能。
  3. 調解争端(古義)
    古代文獻中偶指平息矛盾,如《資治通鑒》注“調息猶調停”,此義現代已較少使用。


三、作用與意義

  1. 生理層面

    • 調節植物神經,改善交感/副交感神經平衡。
    • 促進氣血循環,疏通經絡,調和陰陽。
  2. 心理與精神層面

    • 通過專注呼吸排除雜念,實現“調心”。
    • 道家修行中作為凝神入靜的基礎。

四、實踐方法

參考資料

完整信息可查看:[搜狗百科-調息]()、[漢典釋義]()、[導引術調息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班龍報頭遍滿儦儦側微策應長赓逞節創思锉薦钿車厄日風義奮死分座負虧浮清供稿關人孤蓬自振海服豪旺恨入骨髓闳言高論淮渎慧海穢瑣悔謝溷渎混碰枷鐐甲流健足介函金城桃精人烤餅糧運洛成瞢騰木闆鞋歐瞻青紅皁白青瑣闼青堂卻籍入會水銀浸速凍縮編宿煙鲐稚桃子通聘兔簡亡矢遺镞五政武裝閑疊夏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