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水的器具。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經費下》:“算盤六面,竹燈掛四十個,水提五十個,米篩二個。”
“水提”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uǐ tí,其核心含義是取水的器具。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水提”主要用于描述傳統取水工具,其含義相對固定,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器具的具體形态或技術應用,可參考《宛署雜記》等文獻或相關工程案例。
「水提」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水」和「提」兩個字組成。
「水」是一個意符,表示液體、流動的自然物質。它包含3個部首,分别是「氵」、「冫」和「氺」,帶有液體的意義。拼音為shuǐ,筆畫數為4。
「提」是一個獨立的字,意為擡起、升高。它由「扌」和「是」兩個部首構成,拼音為tí,筆畫數為9。
組合起來,「水提」意為擡起水,用于形容将水提起來的動作。
「水提」一詞來源于古代漁民盛水的動作,他們用繩索或類似器械将水捆起來提到船上。
在繁體字中,「水提」的寫法為「水提」,與簡體字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水提」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但字義和用法相同。
例句:
1. 漁夫用繩子進行水提,提起了一缸清水。
2. 女孩小心翼翼地做着水提動作,生怕水灑出來。
3. 清澈的湖水,如同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着漁船上的水提。
組詞:
1. 水池:存放水的容器。
2. 水流:水的流動現象。
3. 提籃:用于提起物品的籃子。
近義詞:
1. 水罐:盛水的容器。
2. 擡水:将水提升到高處。
3. 提水器:用于提取水的工具。
反義詞:
1. 傾水:将水倒出。
2. 停水:沒有供應水。
3. 潛水:在水中潛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