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人的意思、鮑人的詳細解釋
鮑人的解釋
周 官名。主持制革工作。《周禮·考工記·鮑人》:“鮑人之事,望而眂之,欲其荼白也;進而握之,欲其柔而滑也;卷而搏之,欲其無迆也。”《周禮·考工記序》“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 唐 賈公彥 疏:“鮑人主治皮。”
詞語分解
- 鮑的解釋 鮑 (鮑) à 〔鮑魚〕a.鹹魚,如“如入鮑鮑之肆,久而不聞其臭”;b.鳆魚的俗稱。 姓。 筆畫數:; 部首:魚; 筆順編號:
- 人的解釋 人 é 由類人猿進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并能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動物:人類。 别人,他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待人熱誠。 人的品質、性情、名譽:丢人,文如其人。 己我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鮑人”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進行綜合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種理解:
一、官職與職業含義(主流解釋)
-
周朝官名
指周代負責管理皮革制作的官員,隸屬于“攻皮之工”的工種之一,見于《周禮·考工記》。其職責包括監督皮革鞣制工藝,确保成品色澤潔白(“荼白”)、質地柔滑且無瑕疵。
-
制革工匠
亦可泛指從事皮革加工的工匠。唐代賈公彥在《周禮》注疏中明确提到“鮑人主治皮”,說明這一職業在古代手工業中的重要性。
二、引申含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低權威性來源(如)提到“鮑人”作為成語,形容“自負能力過高者”。此說法暫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建議結合語境謹慎使用。
補充說明
“鮑”本義指鮑魚(一種海産貝類),後因諧音或職能關聯,衍生出與皮革相關的官職及職業名稱。現代語境中,“鮑人”一詞已不常用,多出現于曆史文獻研究或姓氏領域。
提示:若需深入研究,可參考《周禮·考工記》原文及漢典等權威古籍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鮑人(bào ré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寶貝”或“寶物”。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魚”部首,右邊是“包”部首。字形上來看,它的筆畫數是10畫。鮑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謠和故事中,形容一個非常珍貴和寶貴的人或物品。
在繁體字中,“鮑人”字的寫法跟簡體字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差别。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鮑人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的意思是一緻的。
以下是鮑人的一些例句:
1. 這幅畫是我最心愛的鮑人。
2. 這個老奶奶一直珍視着她的鮑人。
一些與鮑人相關的組詞包括:“鮑魚”(一種貴重的海産物),以及“鮑魚粥”(一種精美的料理)。與鮑人的近義詞包括“寶貴”、“珍貴”、“貴重”等。反義詞沒有專門和鮑人相關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