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韋護的意思、韋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韋護的解釋

即 韋馱 。佛教以 韋馱 為護法天神,故稱。 清 大汕 《海外紀事》卷四:“擎拳 韋護 ,攔不住泥塑金剛;吐舌 哼 哈 ,喝不定木雕 彌勒 。”參見“ 韋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韋護”一詞的含義可從佛教、文學及漢語成語三個層面理解,具體如下:

一、佛教護法神

  1. 來源與原型
    韋護的原型是佛教護法神韋馱天(梵文:Skanda),又稱韋馱菩薩,是執金剛神之一,負責守護佛法及修行者。

  2. 象征意義
    佛教典籍中,韋馱天被視為護法天神的代表,故稱“韋護”,寓意守護佛法、驅除邪魔。例如清代文獻《海外紀事》提到“擎拳韋護,攔不住泥塑金剛”,體現了其護法形象。


二、《封神演義》中的文學形象

  1. 角色背景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韋護是道行天尊的弟子,與韓毒龍、薛惡虎同門,手持法寶“降魔杵”,可一擊将敵人打成齑粉。

  2. 結局與地位
    韋護最終成為封神榜中“肉身成聖”的七人之一,未被封神而直接升仙,體現了其在故事中的特殊地位。


三、漢語成語的引申含義

  1. 基本釋義
    作為成語,“韋護”由“韋編三絕”(古代城牆防禦工事)與“護城河”組合而來,比喻人們互相保護、共同防禦,形成堅固的集體防線。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團結協作的防禦體系,例如:“木二咤氣沖牛鬥……韋護咬碎鋼牙,欲平吞他父子”(《封神演義》例句)。


“韋護”一詞在不同語境下具有多重含義:佛教護法神的象征、文學作品中的經典角色,以及漢語中表達集體防禦的成語。若需進一步了解《封神演義》人物或佛教文化細節,可參考相關文獻及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韋護的意思

《韋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韋布包裹或保護。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這個詞的部首是“韋”,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韋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是用來形容使用韋布将物品包裹起來以保護。隨着時代的變遷,這個詞逐漸演化為比喻保護、呵護他人的含義。

繁體字

韋護(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韋護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韋的寫法為「韋」,護的寫法為「護」,總共有23個筆畫。

例句

1. 她用細韋布韋護了花瓶,以免破碎。

2. 他總是韋護着身邊的人,像一個守護神一樣。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韋布、韋編、韋扣

近義詞:保護、守護、照顧

反義詞:傷害、忽視、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