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寄的意思、高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寄的解釋

志懷高遠。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時復託懷玄勝,遠詠《老》《莊》,蕭條高寄,不與時務經懷。” 唐 陸龜蒙 《幽居賦》:“彼護落而無容,且蕭條而高寄。” 清 戴名世 《蓼莊圖記》:“先生尋還京師,然抗懷高寄,嘗書 蘇文忠 詩於壁曰:‘惟有皇城真堪隱,萬人海裡一聲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寄”屬于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及曆史文獻用例中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高:象形字,《說文解字》釋為“崇也”,本指空間上的垂直高度,引申為品德、志向的卓越性(來源:《說文解字注》)。
  2. 寄:形聲字,《玉篇》解作“托也”,原指托付事物,後衍生出精神層面的超脫狀态,如《晉書·嵇康傳》“托志清虛,栖心高寄”(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二、複合詞義 “高寄”屬形容詞性,特指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如《世說新語》評支遁“神理警徹,志趣高寄”,描述其思想超越現實牽絆(來源:《世說新語箋疏》)。該詞在六朝文獻中多用于贊頌隱士、名僧的品格。

三、語用特征 該詞現代已罕用,屬文言遺存。當代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未單列詞條,但在《二十四史全譯》等古籍譯注中可見相關注釋,建議結合具體文獻上下文理解其修辭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高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志懷高遠,常用于形容人的志向或情懷超脫世俗、不拘泥于現實瑣事。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人的志向、胸懷高潔遠大,常與隱逸、超脫的處世态度相關。例如《世說新語》中提到“蕭條高寄,不與時務經懷”,即強調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2. 文獻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遠詠《老》《莊》,蕭條高寄。”
    • 唐代陸龜蒙《幽居賦》:“蕭條高寄,不與時務經懷。”
    • 清代戴名世《蓼莊圖記》:“抗懷高寄,嘗書蘇文忠詩于壁。”
      (以上均綜合自、)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描述文人隱士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狀态。例如清代戴名世以“高寄”形容友人隱居皇城卻心懷超然的情懷。


相關詞彙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世說新語》等原著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八保管員辨達璧彩餐霞谄害船多不礙路吹筦春酲搭桌定時跑鍛坊非時漿風起潮湧符彩共奬龜蓍漢宮妃寒照黃履蕙蘭夢繭子姬媵軍興楷素空空如也覽見煉金斂掠聊曬犢裩林坵力戰輪台诏内地唸唸呢呢拍達槃槊咆烋泡子河配享從汜飄飄譬說披閲祈蠶上大夫善徵守經誰氏廋疏粟裕田面通家之好兔死犬饑萬感違恨無甔五典三墳相然纖殺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