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浮冒的意思、浮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浮冒的解釋

虛報冒充。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在軍惟酒肉笙歌自娛,以國帑供其浮冒。”《清史稿·兵志十一》:“各省有委辦軍6*火者,責成該員核定。如有浮冒等事,嚴行治罪。”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浮冒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浮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fú mào,其核心含義為虛報冒充,主要用于描述通過虛假手段侵占公共資源或欺騙的行為。以下為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曆史出處與用例

  1. 清代文獻:

    • 《聖武記·卷九》記載:“在軍惟酒肉笙歌自娛,以國帑供其浮冒。”(指官員侵吞軍費用于享樂)。
    • 《清史稿·兵志十一》提到:“各省有委辦軍火者,責成該員核定。如有浮冒等事,嚴行治罪。”(強調對虛報軍火費用的懲處)。
  2. 官方注解:

    • 《六部成語注解·戶部》明确解釋:“浮冒者,浮虛也,假冒虛無之事,借以侵吞官項也。”(直接指出其與貪污公款的關聯)。

應用場景


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聖武記》《清史稿》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浮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出現或顯露。它的部首是氵和冒,共有9個筆畫。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在繁體中,它的寫法和簡體相同。古時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在現代漢字中,《浮冒》的寫法并未發生變化。下面是一個關于《浮冒》的例句:她的眼中浮冒着幸福的淚花。關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我暫時無法提供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