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魚泣的意思、枯魚泣的詳細解釋
枯魚泣的解釋
喻身陷絕境。 元 程鉅夫 《為曹仲堅題漁父圖》詩:“大罾小罟較得失,魴鱮暗作枯魚泣。” 元 楊維桢 《周急謠》:“君不見曩歲溝魂悔不及,至今寃作枯魚泣。”參見“ 枯魚過河泣 ”。
詞語分解
- 枯的解釋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沒有了:幹枯。枯萎。枯槁。枯榮。枯魚銜索(串在繩索上的幹魚,形容存日不多)。 沒趣味,無生趣:枯燥。枯腸(喻枯澀貧乏的思路)。 榮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枯魚泣"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典故性詞組,其核心含義源自《莊子·外物》中"涸轍之鲋"的寓言故事。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特指"身陷絕境而發出的悲鳴",常用來比喻處于極度困厄境遇中的人發出的求救信號或哀歎。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該詞組由兩個意象複合而成:
- 枯魚:本義為幹涸車轍中的魚,在《莊子·外物》原文中記載,莊周曾遇困于涸轍之鲋,魚求"鬥升之水"而活命。這個意象在《昭明文選》李善注中引申為"失水之魚"的生存危機狀态。
- 泣:根據《說文解字》的訓诂,本指無聲流淚,在典故中特指困境生物發出的微弱求救信號,如《全唐詩》卷423中白居易《讀史》所述"枯魚竟何泣,晝夜聲啾啾"所呈現的文學意象。
在語義演變過程中,該詞衍生出多重引申義項:
- 生存危機:如明代方孝孺《遜志齋集》用"枯魚泣轍"比喻民生困苦
- 懷才不遇:清代趙翼《瓯北詩話》以"枯魚空泣玉"象征人才埋沒
- 道德警示:宋代《太平禦覽》引《韓詩外傳》将其作為"未雨綢缪"的勸誡象征
現代漢語使用中,《現代漢語典故詞典》收錄該詞時特别注明其修辭特征,強調其常用于書面語境,多出現在政論文章與文學作品中表達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或用作對目光短淺行為的批判。
網絡擴展解釋
“枯魚泣”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喻身陷絕境”,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處于無法逃脫的困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意象:
“枯魚”指幹涸車轍中的魚(即“涸轍之鲋”),“泣”為哭泣。整體描繪魚因缺水瀕死而悲泣的場景,比喻陷入絕境、無路可退的境地。
二、典故出處
- 《莊子·外物》:
成語最早可追溯至《莊子》中“涸轍之鲋”的寓言:莊子見車轍中有一條鲫魚求救,魚說隻需鬥升之水即可活命,暗喻急迫困境中的渺小希望。
- 衍生擴展:
後世文人如元代程鉅夫、楊維桢等,在詩作中引用此典,如“魴鱮暗作枯魚泣”(《為曹仲堅題漁父圖》),進一步強化了其“絕境哀歎”的意象。
三、同源典故
“枯魚泣”與以下成語同源,均源自《莊子》故事:
- 涸轍之鲋:比喻急需援助的困境。
- 涸轍枯魚:強調絕境中的無助狀态。
四、用法與例句
- 用法: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含悲憫或警示意味。
- 例句:
“君不見曩歲溝魂悔不及,至今冤作枯魚泣。”(元·楊維桢《周急謠》)
如需更完整的詩詞引用或典故演變,可參考《莊子》原文及元代相關詩作(如、5、10)。
别人正在浏覽...
暧昧敖惰北曲賓連拆副徹晝寸積铢累單機單破道邊苦李墊高調察二輩子高齡公安派海籌合蟬恒日鴻均紅眼懷刑畫蠟呼鷹台江婓減毀介函驚讪徑逾汲冢周書軍務枯喉昆侖兒朗目疏眉輪铎錨爪抿泣牛鬭丕平遷歆前猷慶輝瀜瀜撒溺上貨紹昧盛旨試差石鼓書院史籍時景飾缯天網恢恢通學生偷狗戲雞務農相幹相揖顯職小餘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