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虎的意思、縛虎的詳細解釋
縛虎的解釋
捆住猛虎。亦喻征服極難征服之人。 唐 李商隱 《太倉箴》:“長如獲禽,莫忘縛虎。” 唐 李商隱 《太尉衛公<會昌一品集>序》:“姑務連雞,靡思縛虎。”《說嶽全傳》第六一回:“縛虎難降空緻疑,全憑長舌便謀機。仗此黃柑除後患,東窗消息有誰知!”
詞語分解
- 縛的解釋 縛 (縛) ù 捆綁:綁縛。手無縛雞之力。解縛。 拘束:束縛。作繭自縛。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虎的解釋 虎 ǔ 哺乳動物,毛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兇猛,力大。骨和血及内髒均可入藥(通稱“老虎”):虎口(.喻危險境地;.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險境地)。虎符(古代調兵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
網絡擴展解釋
“縛虎”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fù hǔ,其核心含義為“捆住猛虎”,常引申為“征服極難征服的人或勢力”。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意義
指用繩索等工具捆綁老虎,強調對強大、危險事物的直接控制()。
- 比喻義
象征以非凡的手段或智慧制伏難以應對的強敵、難題或勢力()。
二、出處與引證
- 文學典籍
- 唐代李商隱《太倉箴》:“長如獲禽,莫忘縛虎。” 此處以“縛虎”警示需謹慎處理潛在威脅()。
- 明代《說嶽全傳》第六一回:“縛虎難降空緻疑,全憑長舌便謀機。” 借“縛虎”暗喻權謀鬥争中的複雜局勢()。
三、用法總結
- 語境適用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強調對強大對手的制伏,含“挑戰艱巨”或“手段高明”的褒貶雙重色彩。
- 現代延伸
可比喻解決極困難的工程、技術或人際矛盾,如“縛虎之策”形容突破性方案()。
四、相關成語對比
- “騎虎難下”:側重進退兩難,與“縛虎”的主動制伏形成對比。
- “降龍伏虎”:更強調全面征服,而“縛虎”更突出具體手段。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說嶽全傳》或李商隱詩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縛虎》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用繩網或其他方式束縛、捆綁住老虎,使其無法自由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中,它的部首是缶(缶字頭),由缶字頭和虎字旁組成。它的筆畫數為11畫。
《縛虎》這個詞的來源是根據老虎的行為習性和人們對老虎的認知演變而來的。在古代,人們常以縛捆虎來作為表達力量與控制的象征。
繁體字寫法也是縛虎。
古時候漢字寫法方面,根據曆史記載,古代有多種方式來寫這個詞,現代漢字的标準寫法是“ 縛虎”。
一些例句:
1. 他用鐵鍊縛虎,防止其傷人。
2. 面對挑戰,勇氣是縛虎的繩索。
一些相關的組詞:縛束、捆綁、拘禁。
近義詞:綁縛、囚禁、束縛。
反義詞:釋放、解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