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躬自問的意思、撫躬自問的詳細解釋
撫躬自問的解釋
反躬自問。謂自我反省。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今以愚昧,於此獲罪,所知為之流涕,路人為之嘆息。撫躬自問,為幸多矣!”
詞語分解
- 撫躬的解釋 謂反躬,反躬自問。 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兖州謝上表》:“退省何人,合安茲地,撫躬而沾背汗下,仰恩而溢眥淚流。” 宋 秦觀 《辭史官表》:“臣於二者,實無一堪,聞命若驚,撫躬增懼。”參見“ 撫躬自
- 自問的解釋 ∶自己問自己 ∶自己衡量詳細解釋.自己衡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自問無用世才,儻殿試蒙拔擢,虛糜廪祿,於義不可。”《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倘大人看我可為公子之師,情願附驥,自問也還
專業解析
"撫躬自問"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字面釋義與動作描繪
- 撫: 撫摸,輕按。
- 躬: 身體,自身。這裡特指自己的胸口或身體。
- 自問: 自己問自己,自我反省。
- 整體字面描繪: 低下頭,用手撫摸着胸口或身體,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責問的動作。這個動作形象地表達了一種深刻的内省狀态。
二、核心含義
指反躬自問,自我反省。表示遇到問題或事情之後,不是去指責别人或尋找外部原因,而是首先冷靜下來,從自身出發,檢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有過失、不足或責任。
三、引申意義與情感色彩
- 強調内省: 突出個人主動進行深刻自我檢查的态度。
- 帶有責任感: 常隱含一種對自身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意味。
- 可能伴隨愧疚: 在反省過程中,如果确實發現自身有過錯,會自然産生愧疚、自責的情感。
- 尋求改進: 反省的目的是為了認識錯誤、吸取教訓,從而改進自身。
四、用法
常用于表示在遭遇挫折、批評、或面對需要評判的情境時,個體所采取的向内尋求答案的理性态度。例如:
- 撫躬自問,這件事我确實處理得不夠妥當。
- 每當夜深人靜,他總愛撫躬自問,檢讨一天的得失。
五、近義詞
- 反躬自省: 意思非常接近,都是指反過來檢查、反省自己。
- 扪心自問: 用手摸着胸口問自己,表示反省,語義和動作描繪都極其相似,常可互換使用。
- 内省/自省: 更概括地表示自我反省。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由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是收錄漢語詞彙最全面、釋義最權威的大型語文工具書之一,其對“撫躬自問”有明确的收錄和解釋。
-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作為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代表,也收錄并規範解釋了該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撫躬自問”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指自我反省,即反過來審視自己的言行或過錯。字面可理解為“撫摸自身,向自己提問”,強調内省的重要性。
2.成語結構與來源
- 結構:偏正式成語,作謂語使用。
- 出處:最早見于清代昭槤的《嘯亭雜錄》,原文為“撫躬自問,為幸多矣!”。
3.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反躬自問、扪心自問。
- 用法:常用于表達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如“撫躬自問,應無愧怍”(自我反省後應感到無愧)。
4.典故與啟示
宋代寇準曾因張詠建議讀《霍光傳》,發現“不學無術”四字而頓悟自身不足,體現了“撫躬自問”的實際應用,即通過外部提醒觸發自我反思。
5.深層寓意
成語提醒人們應多關注自身缺點而非他人不足,正如“人身上有兩個包袱,前面是别人的不足,後面是自己的缺點”。這種内省态度有助于個人成長與品德修養。
“撫躬自問”不僅是一個語言表達,更是一種修身之道,鼓勵人們在面對問題或批評時,優先審視自身而非歸咎外界。
别人正在浏覽...
班竹本營鼻飼博禍博求博斯騰湖逞谲怠厭帝宅渎職妃呼豨風笙風向器負利率更仆各色含吮化境驩浃焦尾假手于人疾伶羁縻衛所靜算镌诋倔犟醵款豤言恅愺林林總總鯉簰亂道羅刹政苗木默允男兒能牙利齒撚髭盼睐披毛索黶豈肯傾回青玑窮骨頭人涉卬否人煙阜盛蕊粉手磬子松勁酸霜瑣旅天頂天放啼唱梯頭通袖橐土完輯無氣歇顯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