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的意思、負利率的詳細解釋
負利率的解釋
低于同期************幅度的利率。
詞語分解
- 負的解釋 負 (負) ù 馱,背(坕 ):負米。負疚。負重。如釋重負。負荊請罪。 擔任:擔負。負責。負累(噄 )。負罪。負荷。忍辱負重。身負重任。 仗恃,依靠:負隅頑抗。自負(自以為了不起)。 遭受:負傷。負屈
- 利率的解釋 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詳細解釋亦稱“ 利息率 ”。一定時期内利息額同本金的比率。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又稱年息率、月息率和日息率。利率通常以幾厘幾毫表示。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
網絡擴展解釋
負利率是一個經濟學術語,指存款利率低于同期通貨膨脹率或直接為負值的現象,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核心定義
-
實際負利率
指銀行名義利率低于物價指數(CPI)漲幅,導緻存款購買力縮水。公式為:
$$
實際負利率 = 銀行存款利率 - 通貨膨脹率
$$
例如:若銀行利率為1%,CPI為3%,則實際利率為-2% 。
-
名義負利率
指銀行直接對存款收取手續費,利率表現為負值。例如日本央行2016年對商業銀行超額存款執行-0.1%的利率,銀行需支付費用而非獲得利息 。
二、影響與作用
- 刺激經濟:央行通過負利率促使商業銀行減少存款、增加貸款和企業投資,從而推動經濟增長 。
- 資産配置變化:居民可能轉向股票、房地産或保險等非存款資産以保值,但也可能催生資産泡沫 。
- 借貸反常: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借100元還99元”的負貸款利率,但此類情況罕見且多為短期政策 。
三、典型案例
- 日本:2016年2月起實施-0.1%的利率,成為全球首個實行名義負利率的主要經濟體 。
- 歐元區:2014年歐洲央行首次引入負利率政策,以應對通縮壓力 。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國家的政策背景或經濟效應,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負利率是指在金融領域中,存款利率低于零的情況。下面将為您介紹負利率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它的來源和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負利率這個詞由負、利、率三個字組成。其中,“負”字的拆分部首是貝,它的筆畫數是4;“利”字的拆分部首是刀,它的筆畫數是7;“率”字的拆分部首是玄,它的筆畫數是9。
來源:負利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國外。在金融危機後,許多國家為刺激經濟和防止通縮,采取了負利率政策,以鼓勵銀行放貸和鼓勵人們消費。
繁體:負利率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負利率」。
古時候漢字寫法:負利率這個詞屬于近代金融術語,因此在古時候并沒有單獨的古漢字寫法。
例句:最近某些國家采取了負利率政策,目的是促進經濟增長和減少債務負擔。
組詞:負債率、利率下調、利率上漲、超低利率等。
近義詞:負收益率、負回報率。
反義詞:正利率。
希望以上對負利率這個詞的解釋和相關信息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