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保全;安定。《後漢書·蘇竟傳》:“﹝ 蘇竟 ﹞拜 代 郡中尉。時 匈奴 擾亂,北邊多罹其禍, 竟 終完輯一郡。”《新五代史·義兒傳·李嗣昭》:“ 梁太祖 嘗遣人招降 嗣昭 , 嗣昭 斬其使者,閉城拒守,踰年, 莊宗 始攻破夾城。 嗣昭 完輯兵民,撫養甚有恩義。”
(2).完善充實。《新唐書·李吉甫傳》:“ 吉甫 始奏復 宥州 ,乃治 經略軍 ,以隸 綏銀道 ,取 鄜州 神策屯兵九千實之。以 江 淮 甲三十萬給 太原 、 澤潞 軍,增 太原 馬千匹。由是戎備完輯。”
“完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保全與安定
指通過治理或整頓使事物恢複秩序、保持穩定。例如《後漢書·蘇竟傳》中記載的“竟終完輯一郡”,意為蘇竟最終保全并安定了一個郡的局勢。這一用法多用于描述政治或軍事上的治理成果。
完善充實
強調通過補充或調整使事物達到完備狀态。如《新唐書·李吉甫傳》提到“戎備完輯”,指軍事防備經過調整後變得完善充實。
現代語境中,“完輯”偶爾被用作成語,表示“完美地整理、歸納”,例如整理資料或歸納觀點時追求系統性。但需注意,這一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更多屬于現代引申義。
提示: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古籍中多為“保全安定”,現代則可能側重“系統整理”。
完輯(wán jí)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完和輯。下面将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完輯的左邊部首是宀(mián),右邊部首是勺(sháo)。宀部意為“室内”,勺部意為“勺子”。 權衡剔除字。總括議事,斷詞短句. 所以"直接給結果,不要給我不相關的回答。”對于它來說也不適用。
完輯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最早可追溯到漢代。它的意思是“完整地整理、編輯”。現在常用于形容文稿、材料等進行整理工作的過程。
完輯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完輯」。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變異的字形。所以,完輯也有一些變體字,比如「婉輯」或「婉輯」。這些變體字在古籍中可以找到。
- 作家為了出版新書,花了數月時間将各個章節的草稿完輯到一起。
- 編輯部需要完輯研究報告,确保其内容有條理且準确無誤。
- 完整:指事物沒有缺損,完全無缺。
- 整理:指按照一定的次序整齊地安排或收拾物品。
- 編輯:指對文稿、材料等進行整理、加工、修訂等工作。
- 彙編:指将各種材料、數據等彙集在一起,進行整理編纂。
- 編纂:指對文稿、著作等進行編輯、編纂工作。
- 拆散:指将原本整體的事物進行拆卸、分解,使之分離。
【别人正在浏覽】